第2章(第1页)
“你骗人!你说过,只有好好念书、考上大学,才能当城里人。”小帅执拗地朝她大喊。
这话海棠确实说过,以前小帅经常去她家看大彩电。看着画面里,城里的高楼大厦、宽阔的柏油路、漂亮的草坪和公园,看着城里孩子穿带轱辘的轮滑鞋,看着他们洋气的装扮,小帅总禁不住问姐姐:“咋才能当城里人?”
海棠就搂着他肩膀回答:“我爸说了,好好念书、考上大学,才能当城里人。”
因此在小帅的思维里,当城里人只有这一条路。
可此时,走在前面的海棠却扭头说:“我以前说错了,现在我告诉你:有个好爸爸,也能当城里人。”
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微风拂过金色的麦田,带着阵阵麦子的香味。
就连他们回村的那条小路,也被阳光染成了金色。
小帅呆呆地看着远去的海棠,她甩着乌黑俏皮的马尾辫,马尾辫上系着一根彩色的头绳;那天她穿着洁白的裙子,白皙的胳膊、白皙的脚踝;那天她拿着金灿灿的奖状、大红色的暖水瓶。
在小帅眼里,那一刻海棠似乎已经成了“城里人”,她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仅是身体之间的距离,还有穿着打扮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说好一起在乡下,你却偷偷进了城。
那天,小帅被一种难以言喻的东西伤了自尊。
那天,他心里特别难受,比海棠揍自己一百顿还要难受。
那天,暑假带来的欢愉一扫而空,他被一种看不见的孤独所掩埋。
那天,调皮捣蛋的王小帅突然变得沉默了,性格也越来越内向,他懂事的令父母和爷爷奶奶十分担忧。
海忠民离开那天,王大强连放三挂鞭炮以示庆祝。
搁置已久的新房重新开建,海老头再没有上门闹事。
王家以为自己胜了,在村里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硬气了起来。
可好景不长,一直默不作声的海老头,突然也请了建筑队,并在村里散播消息:他家要建两层楼!
王老汉被气懵了!因为他前脚才在大碾台、小卖部等信息集散地,扬言说“海家斗不过他王家”“海忠民这是怂了”。
当晚海家建两层楼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海忠民这是摆明了跟咱家过不去!他家要建两层,咱家就建三层,决不能被他海家给比下去!”
这话把王大强吓了一哆嗦:“爹,咱家哪儿有钱建三层楼?要不这事儿算了吧,过好眼前的日子要紧。”
王老汉却气得一拍桌子:“你这个怂包!他海忠民一年才回几次村?可咱们却天天在村里住!真要是被他压上一头,往后咱王家人还怎么出门?他摆明了就是要恶心咱,让咱在村里颜面扫地。”
咬着牙,王老汉抖着白色的胡须愤慨道:“倾家荡产也要建,借钱举债也要建,我把棺材穰子卖了,也必须要上三层楼!人活这辈子,就是为了争口气!”
第4章
吃不饱
海忠民离开后,村民都以为这起冲突结束了。
当然,正面的肢体冲突确实结束了,可更要命的却在后面,他们打起了经济战、舆论战,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才最可怕。
海老头拿着儿子留下的大把钱财,开始招建筑队重新设计房屋、进购大量建材,场面搞得红红火火,一度引得众村民围观。
王老汉也不甘示弱,他家一边卖存粮,一边和儿子外出打零工,一边又朝亲戚朋友四处借钱。逢人就说他家要建三层楼,就是要压海家一头。
在海家工地看热闹的村民就笑问:“海伯,王叔说要建三层楼,您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