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1页)
这时候省台孙记者,从电脑里发来了消息。点开对话框,小帅赶紧回复说:“您好孙记者,于老师有事先走了,我是校报的王小帅。”
孙记者立刻回复说:“哦哦,我知道你,曹老师介绍过。”
然后便问小帅,有没有这次会议的文字资料?或者是相关稿件也行。
“我们校报的新闻稿行不行?曹老师已经审核过,说可以发报。”小帅的U盘里,刚好存着电子稿。
“那太好了!赶紧给我发过来吧。”
于是小帅把自己写得新闻稿发了过去,不一会儿孙记者就来了回复:“真棒!新闻稿写得不错!”
小帅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放松心情,孙记者又发问:“对了,有没有你们学校学生上课、老师讲课的视频?我回头插播到新闻里,这样既能展示南大校园,还能增加新闻画面的丰富性。”
这个小帅真没有,可徐晓宁却探着头说:“这个我有啊!你忘啦?你陪我做课后拍摄作业,包括我自己也拍了不少视频素材,都存在我电脑里呢!”
小帅惊喜地看着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徐晓宁就忙不迭拿起包说:“你在这儿等着,我这就回宿舍给你拷贝!”
那一刻,小帅觉得晓宁真是自己的福星!尽管她的原生家庭不好,尽管她被苏哲伤害过,但依然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她身上的那股吸引力。
等了半个多小时,徐晓宁才急匆匆回来。她拷贝的视频很全面,好几个学院上课的镜头都有。有在阶梯教室上大合堂的、有在小教室上专业课的、还有做实验的、户外实践的……
每个镜头时间倒不长,应该是徐晓宁之前修剪过,然后分类保存。这些短镜头很快就传输了过去,那边的孙记者一个劲儿发“大拇指”,说小帅搞得这些镜头很到位,就是他们想要的!
等到会议的视频快传输完的时候,孙记者突然又发来消息,问小帅有没有办公楼的镜头?毕竟会议是在办公楼开的,最好能有这样一个画面,作为新闻的开场。
这下可难住了小帅和晓宁,徐晓宁搜肠刮肚了半天,也不记得在办公楼那边拍过东西。因为办公楼是教职人员工作的地方,她们一般不在那边拍东西。
小帅迟迟不回复,孙记者又发消息说:“没有视频的话,有照片也可以,但最好是数码相机拍的高清图片。”
小帅挠着头,晓宁皱着眉,即便有,那也应该在资料室或宣传部门。此刻已经晚上10点钟了,值班人员早下班了,晚九点他们就下班,校报社就是这个时间下班。
“算了,是我太为难你了!你就是一个学生,而且都这么晚了,我又要东又要西,确实有点过分了!”那头的孙记者,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还给小帅发了好几个抱歉的表情。
可小帅却脑门儿一亮,直接给孙记者回复:“您等我20分钟,我尽量给您找到!”
回复完之后,他又朝晓宁抱歉说:“你帮我在这儿盯一会儿,我上趟报社。你要是害怕,就给我打电话。”
徐晓宁怕黑,这个小帅是知道的。当初在外面租房养病,徐晓宁就一直缠着自己陪伴。
可没想到今夜,徐晓宁竟然鼓足勇气说:“你赶紧去吧,我绝对帮你盯好了!”
感激之情已无需多言,小帅匆忙跑出传媒学院教学楼,一边跑一边打电话:“张泉,来校报给我开个门,我过来拷贝几张图片。”
张泉哼哼唧唧说:“老大,都10点多了,明天不行啊?”
“省台急着要,少废话!”
挂断电话后,小帅急着跑到校报社,等了五六分钟,张泉才满头大汗跑来。现在张泉是副主编,校报社的钥匙,除了曹老师之外,也只有几个主编手里有。
“省台咋想着管咱们要东西呀?”张泉一边开门一边问。
可小帅没时间解释,而是径直走到铁皮柜前,从里面拿出了报社的数码相机。
小帅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初关老师给报社申请了照相机,然后分发给他们到外面拍摄图片素材。
当时大家拿着相机瞎拍,有拍楼的、拍秋千的、拍南湖的,最后都被关老师骂了个狗血淋头!只有小帅拍了附中学生来南大参观的照片,并做成新闻,得到了关老师的夸奖。
而其他人拍的那些东西,真的就没有任何价值吗?
小帅不知道那些照片有没有没删除,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电脑,取出相机内存卡,一个个查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