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当年铁甲动帝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第1页)

  陆翼最好的造反时机其实是现在,但他谨慎多疑,直到确认无法封侯,才把反心显露出来,被狄其野打得兵败自刎。而敖戈其实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勇气造反,被狄其野故意用死激出了反心,打着给狄其野报仇的名义造反,很快被盛怒的顾烈按死。

  这两个人的死亡才令功臣们彻底安静下来,为盛世初开敲定了时机。

  其实假如可以,顾烈并不想与功臣们再起刀兵,可人性如此、权势杀人,不是顾烈的意愿能够改变的,他掌帝王之位,就必然有这么一天。

  前世掌天下五十年,包括自己在内,顾烈已经见识了太多人事变迁,陆翼的隐瞒不报不会令他惊讶,却还是会令他愤怒。

  对待北燕,楚军最好的策略是既敢战、也不拒绝投降,这样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天下,过于凶狠是适得其反,而杀降,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与顾烈治军的原则相悖。

  这一点,陆翼不会不明白,可他还是选择这么做了,为什么?

  如果陆翼是想反,那更没有必要对北燕将领赶尽杀绝,反而该合纵连横才是。

  顾烈想不明白。

  正思索着,近卫报说颜将军求见。

  颜法古把自己算的卦象对不怎么感兴趣的顾烈侃侃而谈,尤其重点提了那个“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最后提议道:“主公,末将认为,主公不必留守大营,也许与狄将军一同出征,更为稳妥。”

  这话一下子就吸引了快被卦辞搅昏头的顾烈的注意。

  颜法古的建议,和顾烈近来那个直觉,不谋而合。

  真说起来,颜法古算的卦从来没有准过,而顾烈那个直觉,顾烈在几日思索下,已经判定为是自己太想打仗,自己把自己给否决了。

  但人有时候对于没什么道理却一直萦绕在脑海的念头,一旦遇到佐证,尽管这个佐证也不怎么靠谱,却会令人更难放弃。

  顾烈沉吟半晌,命近卫:“去请姜扬、狄其野。”

  所谓兼听则明。

  而且,姜扬最是细致稳妥,狄其野不乐意被人干扰打仗,顾烈想来,他们俩应该都会反对。

  一个未来丞相、一个大楚兵神,他们反对,顾烈也就不会再抓住这个不靠谱的直觉不放了。

  姜扬和狄其野进了帅帐。

  姜扬听完,先是瞪了又胡乱算命的颜法古一眼,随后沉思不语。

  狄其野听完,挑眉笑了,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主公,末将以为没什么不合适。主公随我出征,狄其野定然保证主公万无一失。”

  顾烈有些惊讶,对上狄其野的视线,这人转性了?

  狄其野对顾烈眨眨眼,内心调侃地想,主公就是公主,北燕就是恶龙,有他这个英勇骑士在,绝对把公主安安全全送到恶龙占领的城堡里,一根头发都不会少。

  顾烈看向姜扬。

  姜扬的想法,其实和顾烈自我否定的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顾烈是太想打仗了。

  不然的话,何必在楚军捷报频传、天下即将平定的时候,生出这种直觉来?

  可不同于顾烈的严格自我要求,姜扬对于从小看大的顾烈,在颜法古的点拨下,是有一分愧疚在的。

  既然顾烈想要在登基称帝前放纵一回,既然狄其野战无不胜,既然颜法古的卦象这么显示……

  姜扬试图说服自己,又去想,万一确实出现了意外,例如北燕奇兵突袭,例如楚军混入了奸细,那么顾烈跟着狄其野,确实比跟着自己在楚营更有保障。

  姜扬思考着种种不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对顾烈一礼,道:“主公,此举也无不可。”

  顾烈陷入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