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朱门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广陵王府上下每一个人都告诉她虞少杨不是什么好人,十六七岁的年纪被衣冠禽兽哄骗,哪里分的清楚是非黑白,只一腔热忱上头,临时起意轻生也有对自己兄长不过问自己便执意安排婚事的不满,可怜只能以死来博一番解脱,但经这一场打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没有重割一次脉的勇气,却赌气似地想着,左右死不成了,她一定要调查清楚,证明给那些说虞少杨不好的人看。

  阴差阳错,堪堪救一条性命。

  朱易不是什么好人,对女子却向来宽容。

  对他的娘,对他身边的两个丫头都是如此。

  可惜好人做一次坏事能够得到原谅,坏人做一次好事总被认为不安好心,倒非世人愚昧,全然是常理推断罢了。

  人人看向面如冠玉的探花郎,他们在等着一个合理的答案。

  若没有合理的答案,今日这热闹便有的瞧了。

  方信在人群中见朱易即将沦为众人口诛笔伐之首,不知为何心中竟生了恻隐之心,今日他随虞凤稚一路前来,也未敢抬头多看朱易一眼,耳边似乎总若隐若现响起那夜销魂蚀骨的呻吟,到底压抑至今眼珠不由自主地跟上去,却落在广陵王身后的虞凤稚身上。

  小虞将军带着面具,嘴角含笑看着人群中的朱易,方信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他的眼神。

  像在看着蝼蚁,又像在看着情人。

  他在看他蝼蚁一样的情人。

  方信发出轻轻一声叹息,被他藏在深柜中的那支发簪,到底不见天日了。

  人群中的九公主好奇探出头,“啧啧,好大一出戏。”

  她身边得宠的宫侍上下打量忽而笑着说,“公主啊,探花郎生的真是好,难怪这些事人们见着了总会往不堪的方向想。旁人不知,从咱们这个方向看过去,是能看清楚他从新娘手中夺下来剪刀的。王府的表小姐名唤宁雪,宁夫人早逝,宁将军一门在十年前战死沙场,这唯一的女儿便交到了她的亲姨妈手里,广陵王虽说兄长,却代行父职,因严厉的管教兄妹关系并不十分好,外头有些传闻,想来这场婚事,表小姐是不愿意的。”

  若今日拉住新娘的是七旬老翁,亦或面容丑陋,又怎会有诸多流言?

  美貌总伴风月。

  兮兰眨了眨眼睛,顺着宫侍的目光看过去,这才仔细看清楚了探花郎的全貌。

  那人一身红衣,笔直清瘦立在梨树下,面对万众诋毁不卑不亢,只抬头说了一句“清者自清,广陵王这般质问便落了下乘。”

第46章

  “他为什么不说?”兮兰疑问。

  侍女歪着头想了想答,“眼下这情形,他解释了真相,表小姐多一条婚前自杀的罪名,将来在夫家的日子不会好过,若不解释,众人便会认为是他纠缠不休,所有的流言蜚语都冲着他来,也不会伤到表小姐了。可见这位大人实在怜香惜玉,只是旁人未站在你我的角度,看不真切罢了。”

  兮兰目光在芝兰玉树的探花郎与不解风情的小虞将军身上转了两圈,眯着杏仁眼笑了,“相貌确实比那总见不得人的虞凤稚强很多,心思也细,怜香惜玉的很,只观他穿着,既人人称他探花郎,为何只是一介长史?”

  “听说是得罪了人,故而弃文从武,被贬谪至虞将军帐下。”

  “怎么又与那冰块有关?”

  兮兰喃喃念叨,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朱易身上,情不自禁地问了句,“探花郎叫什么名字啊?”

  “姓朱名易,字行州。”

  树下九公主正看那美貌青年痴了,殊不知此皆一场算计。

  朱易不肯解释,自不是那侍女解释的原因。

  他今日迫不得已来赴宴,却在听闻九公主会来后生了新的念头。

  朱易曾是王府门客,与王府分道扬镳后自不可能再回,他本意是想投靠虞家,然而因徐树文一事与方信结仇,迫于无奈倒向东宫,如今受到东宫掣肘安插虞家,从心而言没有虞少杨与徐树文之事比起东宫他更倾向虞家,然而眼下木已成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太子手里捏着他的性命,他再是不愿,也得唯那周茂生马首是瞻,但这不代表他便死了心任其捏圆搓扁,性命落在别人手里的感觉实在煎熬,若那太子一时不快,他岂不永无翻身之日,所服毒物乃宫中禁药,便花重金暗中打听,得知皇室子弟皆有解方,思来想去,觉得从九公主下手最好拿捏,早些日子便花银钱买通九公主身边的婢女,别无他求,便是让她寻机在公主身边说几句好话。

  正心中计着如何接近九公主,便见宁雪自杀,九公主立在不远处看的清清楚楚,心中已有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