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1页)
若是放弃法显,便是天台寺最无法承受的损失。
经过一番权衡,戒律院的处罚下来了,法显破淫戒,杖刑两百,罚入无罪崖,面壁思过。
无罪崖,正是犯戒的弟子受罚的地方,愿入山崖之后,消除罪孽,故名无罪。
戒律院定下处罚之后,却未限定法显禁闭的期限,这其中不免有几分宽容的意味在里面。
如果法显能悔悟,几个月便可以出来,倘若一直执迷,恐怕是要关个三五载。
是否能从无罪崖里出来全看他自己了。
是执迷,还是幡然醒悟。
法显入无罪崖的当日,天台寺对外宣称,法显要闭关参佛,此言却也非妄语,无罪崖的另一个用途,也是闭关之所。
关于法显破戒的消息,也都全部封锁不许传出外门。
本来江湖上的世家和各个宗门,听闻法显归来的消息,准备前往瑜州祝贺,却又闻他闭关的消息,皆都望而兴叹,打消念头。
第九十三章执迷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月,法显仍是未悟。
这三月他终日被关无罪崖,外人不得见,随着时间推移,戒律院的人看的没那么紧了,常慧打点了一下关系,找了一个理由去寻法显。
他来到无罪崖,陡峭的崖壁上开凿了许多洞窟,他走下修建的台阶,来到其中一个洞窟。
面前是一条深长的通道,两侧是冰冷粗糙的石壁,悬挂着一盏盏的油灯,暖色的火光映亮昏暗。
常慧来到法显被关的石洞内。
石室内光线昏暗,有几盏油灯燃着火光,晕晃的灯火照亮了一个人的身影。
那是法显。
他脊背挺直,坐在案后手里执着毛笔,正在抄录经文,他左手边已经放了几卷写好的佛经了。
他们去西域取经,所要带回的佛经太多,但是路途不顺畅他们又无法将佛经全部带回,只能捡其中一部分,剩余的部分全部由法显记在脑海里,他记忆过人,任何事物都是过目不忘,看过的书文会一直记得,且分毫不差。
这一段时间,法显都在默写记在脑子里的佛经,每天等他写完几卷,佛经会送到藏经阁,由他们将梵语翻译成汉文,供众弟子信徒阅览。
梵文翻译成汉语,却也并非是易事,梵文词意和汉语相差甚远,佛经尤其是艰涩难懂,译错一字之意,便会差之千里,词不达意,意多纰谬,不与梵本相应。
这时遇到难以翻译的词句,藏经阁的人也会来找法显,与之商讨该如何译经。
戒律院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是让法显来无罪崖受罚,但是性质更像是闭关译经。
常慧来找法显,所来的借口便是询问译经之事。
他向法显走去,听到走来的脚步声,法显抬头望过来,见是常慧他面上露出一丝意外,像是未曾想到是他。
他将毛笔放回砚台,抬目看着他,眼中是温和的神色。
常慧走到他身旁,见他身形清瘦了一圈,憔悴黯淡的面容,他心中一时酸涩起来,不知所言。
在他心里法显一直都风采卓越,从容冷静,他至今都不敢相信他真的破戒了。
沉默几息,他涩然的开口道:“师
,popo&7~3_95_4~30_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