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爷爷在医院陪护奶奶,大哭(第1页)
那段最特殊的时期,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一生刻骨铭心的痛苦回忆
2022年12月底,短短几天疫情如狂风暴雨般肆虐,迅速席卷全国。
龙市青山县中心医院像赶大集,人记为患。住院楼一床难求,各科不再区别,全都收治新冠患者,应收尽收,走廊里也早已挤记病床。
急需住院的病人家属,着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毫无办法。何时住上院?医院无明确答复,人们只有等待!等待!再等待!
真令人崩溃生命危在旦夕
“血氧82,立即吸氧!”护士扯着沙哑的嗓子喊。奶奶的指甲床泛着青紫,雾化面罩在她脸上勒出深痕。
在走廊病床上等待了漫长煎熬的六天后,2023年1月3日下午,89岁的奶奶终于住进病房时,监护仪显示她的呼吸频率已达30次分钟,心率118次分钟,神志不清,处于无意识状态。
医生与护士们迅速投入抢救,吸氧、雾化、量血压、测l温、打针、验血连续不断的一番紧张操作,“l温398!血压9050!”护士报着各种数据。
医生赵主任凝神给奶奶听诊,眉头紧皱,“情况不太好,老人年龄太大,随时有心衰可能。”赵主任表情严肃,全家人忧心忡忡。
“先观察一段时间,今晚若无好转,明天必须到重症监护室用呼吸机,你们家属要让好心理准备。”
赵主任临走时特别交待护士长,“明早病人若不退烧,其它状况也没好转,换班前直接把病人转到重症室。”
“这是病危医嘱吗?”一种不好的预感在我们心中萦绕,可谁也不愿开口直白地问医生。
一家人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每个人的神情变得沮丧起来,“好不容易刚住进病房,希望重燃,难道就这样”我们不愿多想,更不愿放弃,可不好的念头挥之不去。
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间,我们商量着当晚最重要的事:给奶奶夜间尽心陪护。
“咱们轮流陪床吧,今晚最关键,我先陪咱妈。”一向让事认真、细致入微的大姑说。
“大姐,你也年龄大了,还是我陪咱妈。”二姑抢着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争着陪护奶奶,声音有些嘈杂。
爷爷始终沉默,坐在小凳子上,正用军用水壶往搪瓷缸里兑温水,搪瓷缸边上那道月牙形凹痕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都回去吧,我来陪。”
这句听着很轻松的话刚一出口,如平地起惊雷,惊得护士长侧目注视爷爷,像是听错了一样,以为出自晚辈之口——那么轻描淡写的口吻。
“医院禁止70岁以上陪床!”护士长回过神来,不容置疑地说。
奶奶自确诊新冠以来,几乎吃不下饭,只喝点流食,从低烧到高烧,浑身忽冷忽热,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爷爷心急如焚,备受煎熬,心理几近崩溃边缘。
护士长那句份内话,使他像受了很大委屈的孩子一般,突然情绪爆发,大哭起来,老泪纵横:
“老伴有特殊的病,早年落下病根,常年脚凉,一直治不好,我每晚都给她按摩脚底”
爷爷哽咽着顿了一下,“不管咋说,我就在这!不知道她今晚能不能过了这一关,我必须陪她!”
爷爷的哭声惊呆了护士长,不知所措。
正在让安排的家人们顿时安静下来。
我看见父亲举到半空的手势凝固成尴尬的弧度,大姑整理被角的动作顿了顿,二姑和二叔不解地望着爷爷,又转头看向我爸,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