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最后地风水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

半月后,一辆蓝白车停在薛兰家院外,几名民警在院子东边的屋子挥着铁锹,领头的民警指着地面道:

地窖在这里,下面数第三块,砖往下挖,那些没卖出去的娃娃儿......该入土了。

马桂荣家里,将近百名的婴啼声消散在风里。马桂荣手里的铜铃叮咚作响,这是往生铃,度的是阳间未了的债。

王家大门的树荫下的棋局散了又聚,青石板上脚印磨得发亮。曾经路口张老头的冰棍摊位早已被替代,红砖墙上的拆字褪成淡灰。邻居周奶奶的收音机还在咿呀唱着,只是电池换了一回又一回。

孩子们踩着滑板掠过电线杆,那些粉笔画下的身高线,早被雨水泡成了斑驳的印子。王摘星的爸爸酒后总是夸张的吹嘘着,却早是十几年前的旧事。晾衣绳上校服换成西装,风一吹,扬起细小的绒毛,在夕阳里浮沉如金屑。

公交站牌贴满层层广告,撕开一角,露出当年崭新的站名。

十八岁的王摘星站在窗前,十月的风卷着纸灰从窗缝钻进来。寒衣节的月亮像被啃了一口的葱油饼,孤零零挂在天上。楼下传来奶奶的鼾声,他轻手轻脚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小兔崽子,别出去!

奶奶的声音突然在背后炸响。王摘星吓得一哆嗦,手里玻璃瓶装汽水差点摔在地上。

我、我就去茅房...

寒衣节晚上阴气重,那些东西都出来收衣裳,别出去凑它们的热闹。

奶奶枯瘦的手抓住孙子的胳膊。

王摘星侧头看着右臂上的护身符,是当初马桂荣给的奶奶用红布缝制在衣服袖口的内衬里,已经褪色发白。

他等鼾声重新响起,摸黑溜出了门。

听村里人说,今晚搭建戏台子,给今日收衣裳的亡魂看,好奇心驱使王摘星急切的想去凑热闹。

村口的歪脖子槐树下,果然搭起了戏台。没有观众,只有七盏暗红色的油灯,和几个纸扎的童男童女立在台角,腮帮子涂得血红。王摘星蹲在田埂后,心跳快得像要蹦出喉咙。他从小就能看见,飘在房梁上的白影,井沿边湿漉漉的手印,七日回魂的故人。

此刻戏台上晃动的身影,嘴里咿咿呀呀的戏腔,让王摘星看的入神。

乌云遮住了月亮,戏台前幽光闪过,来了许多观众门口有几个长相奇特的人像是在看守场内的观众,其中有个赤红色的头发,双目圆瞪如铜铃一样,头顶还带着一对弯曲尖锐的角,手持钢叉,身穿衙役铠甲,走起路来貌似还有铁链拖地的声音,给人一种,静如泰山的沉稳和威严感。

还有位更夸张,张着一副狭长的脸,脸白的像是把唱戏人的粉底抢走用到自己脸上,身材到是比上一位瘦上许多,身穿暗色官差服的他,压迫感极强,神情阴鸷打量着周围,腰间令牌闪烁,一个不安分的观众想偷偷溜走,他行动起来非常迅捷,一鞭子抽向刚刚的观众,藐视一切看向泼墨般的青烟散去,世间在无此人。

月光透过云层,十月的天气让乡村地里形成雾霾,越来越模糊的戏台让王摘星想要凑近些,就在王摘星要起身时,身后传来一个童音。

哥哥,你的灯能借我们照照路吗

王摘星猛地回头,两个六七岁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男孩穿着对襟蓝布衫,女孩扎着羊角辫,脸蛋像剥了壳的鸡蛋,在月光下泛着青白。

这么晚了你们...

话没说完,两个孩子已经手拉手朝戏台跑去。王摘星突然看见他们脚后跟不着地,后脖颈的汗毛唰地竖了起来。可下一秒,戏台两侧的纸人齐刷刷转过头,黑洞洞的眼睛正对着两个真真切切踩出脚印的小身影。

吓我一跳,原来是我看错了!善良的王摘星顾不得多想,拔腿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