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6307出道马鞍山Cjz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裂谷逐梦攀枝花(第1页)

1965年,考绿君子上岗后受计划科科长程自庸指导,学习冶金工程管理,并在重庆2350工程三线建设中崭露头角。他融合华罗庚《统筹方法平话》与工程实际,创新运用概率统计解决非肯定型问题,提升效率,获评“业务能手”。1967年文革中,他因出身问题被诬为“反革命”……,后转战攀枝花三线建设。在极端困境中,他整理工程笔记《工程施工手册》,并投身钒钛磁铁矿开发。面对“钢筋班”动荡,他以工长身份坚守,借工人刘宇铮相助化解矛盾,逐步在裂谷荒原中实现技术价值。程自庸的鼎力支持、华罗庚方法的实践转化,以及考绿君子在逆境中的坚持,共同勾勒出特殊年代知识分子与工业建设者的坚韧图谱。

————————

▄1965年

考绿君子上岗计划统计员工作后,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的不可预见的,甚至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这些是在程自庸的指导,支持和鼓励下完成的。

程自庸,上海人,公司机关党总支书记,计划科科长,正科级,在科级干部中享有盛誉,被称为科长王。

程自庸,幼年家贫,13岁在工地当临时小工,劳作之余,坚持自学;16岁被营造厂老板看中,入厂当练习生,因为聪慧好学,不仅对营造厂的各个工种的操作技能,例如,木工、瓦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技艺娴熟。

而且对管理中的计划、预算、决算、统计、财务、成本……等管理工作的知识技能均有涉猎。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营造厂与外国人的业务交往中,还练就了一口流利洋泾浜英语。

解放前夕,营造厂老板把营造厂的业务委托给程自庸打理,自己逃离上海前往香港,后来失联,传言途中遇海难……;

新中国成立后,程自庸把营造厂交给了国家,他以上海技术人员身份支援东北101厂建设,支援鞍钢恢复性建设,后转战武钢工程建设。

成为武钢建设公司,武汉冶金建设公司,冶金工业部)忽然我有种亲切感。

“你就是考绿君子?”军代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我心里一紧,莫非军代表看过我的档案?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军代表日理万机,哪有时间查我的档案?自己吓唬自己吧!我深吸一口气,故作镇静回答:“是的”。

“你怎么现在才来报到?”

“我在重庆2350干二期工程收尾,工程刚结尾,领导就安排我过来了……”

电话铃声响起,军代表拿起电话,听完电话:“我到指挥部开会。”指了指考绿君子说“高师傅,你过来安排一下。”

高师傅过来:“好的,我来安排,你放心开会去。”

军代表走后,高师傅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他看我迟疑没动:“怎么?还要轿子来抬你?”

高师傅是工宣队的,面生,也许原来没见过,再说公司四五千人,没见过也正常。

考绿君子默默跟在他后面,他把考绿君子带到二工地,考绿君子纳闷,熟悉的二工地竟然没见到熟人……

一进二工地办公室,见到粟信义(虽无深交,但却面熟,粟信义,重庆人,1965年2350工程重庆招工进厂,因喜欢操扁卦(四川方言:练武术),曾有过交往,终见熟人,忍不住:“嗨,你格龟儿子,小粟……”我见粟信义面无表情:“我是考绿君子,你忘啦?……”

“老实点,小粟也是你叫的!”高师傅转身拉过小粟:“人给你带来了,给我看好了!臭老九,给点脸,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是二营营长粟主任。听他的安排,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老老实实,不准乱说乱动!”高师傅严肃地警告我,然后转身走了。

渡口市,后改名攀枝花市,当时我们单位学习解放军,按军队编制,工地称呼“营”,下面依次为“连”(工段)“排”(工种或工长)“班”(班组)。粟信义是二工地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营级也就是原来的工地副主任。

“你先回去,明天再来。”粟主任公事公办,一派领导模样板着脸地说。

我找到武阿培小组,师傅们都在屋里。看我到来,都围过来嘘寒问暖。

师傅们听说我的行李还没有到说:这会儿小王(王志举)、小邹(邹畅城)回家探亲去了,有的是床位,铺盖也是现成的,你先用,等行李来后再用你自己的。说着,华师傅就帮我把床给收拾好了。

小组师傅们真好,心里暖暖的,有点那个什么……,回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