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饮食男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6章 两岸三地(第1页)

两岸三地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都会经过筛选进行登报和宣传。

情绪和思想有了宣泄口,轧钢厂职工因为那一纸文件所带来的刺激全都平息了下来。

而在职工队伍中,影响力日益加强的工纠队和文宣队主持引导批评讨论工作,目标却直接指向了杨元松。

活动都开了,口号都喊了,人都到齐了,不拉出来一个典型怎么能消除影响力。

所以周六的下午,上蹿下跳了两天的杨元松不出意外地被轧钢厂职工群起而攻之。

十月四日,星期六,厂报发表评论文章:

跟随厂报一起宣传的还有广播站,以职工来信的形式选读了轧钢厂职工就前一段时间思想工作和生产生活中产生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个别职工在信件中明确表示,轧钢厂的管理层出现了问题,在生产和思想指导工作过程中给基层职工做出了错误的示范。

他们坚决拥护管委会在这一阶段的正确领导,坚决抵制工作组,反对他们的错误思想建设指导意见。

基层各组织也有表态信件,对当前生产工作和思想建设工作做出了总结意见。

意见指出:管委会已经能够完全负责和带领轧钢厂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其所代表的思想方向也符合当前轧钢厂的工作和发展需要。…

有个别比较激进的组织负责人公开发表意见,建议由管委会全面管理和领导轧钢厂的生产建设工作。

更有意见表示,谠委会已经失去了必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以杨元松为主要负责人的班子。

……

轧钢厂职工的意见很突出,讨论和议论的重点矛盾也很明确,那就是不要谠委会管理,而要管委会管理。

换人,已经成为了批评“资铲级阶否定线路”活动的核心思想和实践错误纠正的必要手段。

杨元松费尽周折,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天。

他不是没有谋划过,也不是没有抗争过。

但就像是时代选择了李学武一样,时代也选择了他。

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李怀德选择了他,选择了他的位置。

李怀德曾经觊觎杨凤山的位置,争而不得,苦恼异常。

后来借风使舵,弯道超车,从管委会的角度,利用风潮的影响力逐渐掌控了轧钢厂的行政工作。

现在,管委会已经到了全面掌控轧钢厂的最好时机,李怀德怎么可能放过他。

可以说,李怀德从没有正面跟杨元松对撞过,包括张国祁出事。

他现在是瓷器,杨元松是瓦罐了。

李怀德在推动管委会形成一种碾压的态势,直接把杨元松,以及他所代表的谠委会给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