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这小子没有安好心眼(第1页)
这小子没有安好心眼
“为什么我会觉得酒店提供的红酒有股子奇特的味道呢?”
凯瑟琳身上只围了条白色的浴巾,站在窗子前,看着京城的夜空,手里端着红酒杯蹙眉品尝过后微微摇头道:“不太对劲儿。”
“是不是刚刚吃的蛋白质窜味儿了?”李学武轻笑道:“这可是我们……空运来的拉菲。”
差点把实话说出来,今年五丰酒厂试制了一批红酒,原材料是产自边疆的葡萄。
不要杠,李学武知道酿葡萄酒的葡萄和正常食用葡萄有所差别。
北纬40度是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烟台、贺兰山东麓、怀来等等都是优秀的葡萄产区。
但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都听说过吧,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咱们已经有2000多年了。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在西域看到了当地居民用葡萄酿酒,并将这一技术带回中原地区。
汉武帝时期,葡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4000余亩扩展到10万余亩,并在陇右等地建立了专门的酿酒基地。
当然,有人要说古代的酿酒技术不发达,口味和醇度一定与现在有所差别。
是,这是一定的,李学武没喝过唐朝的葡萄酒,不知道口味如何,所以不较这个真儿。
但是,国产的葡萄酒他喝过啊。
这里说的国产可是正儿八经的新中国国产。
单举一个例子,鲁省的葡萄酒在后世可是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的。
琴岛葡萄酒自1912年诞生以来,便成功酿造出了中国、工艺品、美术品等等,成本不高样式美观。
为了能让技术人员学到真本事,光带队的干部就换了三批,都是喝倒的。
前赴后继,迎难而上,这才把技术搞到了手。
也是琴岛葡萄酒厂怕了红星厂这帮人的这股子韧劲,再不教一教技术,这些人能把厂里搞得乌烟瘴气,工作就别干了。
李学武多损,琴岛葡萄酒厂有意见,他给带队的干部说了,要用技术换技术。
用红星厂的轧钢技术换人家的酿酒技术,带队干部想了想,考虑到自身的安全没敢这么说。
说了还不把人家气死啊。
你个炼钢的不务正业来酿酒也就算了,还要我这个酿酒的不务正业跟着你去轧钢?
别怪李学武死皮不要脸,五丰行能提供国外的先进酿酒技术和装备。
但是,因地制宜,这里是内地,是要充分考虑到这里实际情况的。
气候、工艺、温差、水质等等,李学武不懂这些,但他能理解这项工作的复杂性。
那为什么要选择琴岛葡萄酒厂来偷师呢?
他是相中人家百年的招牌了。
清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898年,德意志侵占了胶州湾,琴岛因此被开辟为商埠,吸引了大量士兵和外国商人的涌入。
当时,琴岛地区的酿酒业主要采用民间传统的土法,以高粱等为原料烧制“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