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双喜临门(第3页)
可偏偏这是最耗费银子,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下西洋,在朱棣心中,显然是张安世希望缓解他的压力,为他分忧。
朱棣喜道:如此甚好,安世啊,你这可是鼎力相助。
张安世道:这不算什么,能为陛下分忧,我张安世喜不自胜,陛下,咱们是一家人啊。
朱棣大笑:对,对,一家人,一家人。
若说这个世上有意念植入概念的话,那么张安世的这番话,就是最经典的意念植入。
朱棣感慨道:安世不但解决了内帑的问题,还要认领三十艘海船,所谓肱骨之臣,怕也只有如此。你来说说,怎么挣来了这么多的银子
张安世便是把大致的情况说了。
朱棣听罢,脸色铁青,眼中露出嘲讽之色,冷哼道:什么诗书传家,不过是一群劣绅而已。为了功名,不择手段!这些人到底藏着多少财富,他们一个个哭穷,倒像我大明亏欠了他们似的,朕今日,倒真有几分太祖高皇帝的感受了。
随即朱棣又道:那邸报,竟也能卖这样多
张安世道:邸报的价格,已经不低了,只是对读书人们而言,没花几个钱而已。天下读书的人多,这东西既可了解天下事,又可及时掌握讯息,同时还涉及到了策论,花这点钱对他们值得。
而且臣打算每月印三刊,风雨无阻,陛下放心,臣所有印制的邸报,自然先经通政司核验,确保不会出现差错。
且这样也好,以后陛下但凡有旨意,也可通过邸报迅速传达天下。若是像以往那样,过了几道手,可能旨意和诏书反而就变味了。
朱棣很是认同地点头道:这倒是至关重要的事,这件事不能假手于人,通政司和安世要亲自把关,切不可出什么纰漏。
正说着,一个宦官却已到了。
郑和没有想象中的风流倜傥,他肤色黝黑,倒像个庄稼汉,不过人很精神,个子并不高,眼神和其他宦官不一样,很有神采。
朱棣便随和地笑着道:三保,来见一见张安世。
郑和听罢,忙朝张安世行礼:久仰大名。
郑和是个温和的人。
当然,能指挥舰队的人,他不温和也得温和,毕竟人在汪洋大海上,每日饱受孤独的摧残,但凡你脾气暴躁一些,都无法坚持下去。
张安世细细打量着郑和,也忙回了个礼:见过郑公公。
郑和倒没想到张安世会回礼,毕竟他终究只是宦官的身份,而张安世乃是国戚。
朱棣又笑道:三保出海,很有见识,此番他只能在京城留驻一个月,一个月后便又要出海了,实在不容易。
郑和道:陛下谬赞,奴婢惭愧的很。
张安世笑道:那我在这些时日,得抓紧时间向郑公公请教才是。
朱棣随即向郑和道:安世有意资助三十艘舰船,随三宝一道出海,怎样,无碍吧。
郑和侧目看了张安世一眼,他有一种感觉,这个传闻中的少年有些不简单,口里道:再好不过。
朱棣大喜:甚好,甚好。
他顿了顿,目光却落在了张安世身后的邓健身上:此人是谁
邓健忙上前:奴婢邓健。
朱棣皱眉凝视,似乎有些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