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张安世发老婆了(第3页)
朱高炽先让宦官退下,随后道:解缙这个人,私心太重,可现在他修撰《文献大成》,同时还任文渊阁大学士,在士林之中,颇有名望,父皇还要用他……
见张安世不停皱眉。
朱高炽此时反而微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本宫得有数,可对待这样的事,也不必动辄大怒,解缙如此……做……往重里说,是欺君罔上,往轻里说,至少也是任用私人。
说到这里,朱高炽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接着道:你认为他想办法任用了这四人,只对本宫有影响吗
张安世讶异地道:姐夫的意思是……
朱高煦道:四品官是一个槛,在地方上,便是地方大员。在朝中,距离一步登天也不远了。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迈不过这个门槛,可能迈过去,将来便大有前程。解缙一定是在暗中,左右了廷推的结果,若是本宫不准,那么就不得不重新廷推,可能解缙的人就塞不进来了。
张安世显得更疑惑了,道:那姐夫为什么还要让他如愿
朱高炽道:他如愿了,就有人不如愿!难道这天下,只有解缙有自己的同年和同年,以及门生故吏吗难道胡广没有杨荣没有还有吏部尚书蹇义,他是老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他这个吏部天官,竟没有办法左右哪怕一个四品的大臣,他会怎么想呢
张安世诧异道:姐夫这是郑伯克段于鄢
也不能这样说。朱高炽微笑着道:我是储君,为君者要行王道,何谓王道,那便遇到了下臣的错误,要宽仁,给他迷途知返和改过的机会。此次同意他,若他不知恩,且还继续得寸进尺,等他闹到天怒人怨,那么他就是自寻死路了。
张安世忍不住道:姐夫果然博学多才,反正怎么说都可以。
朱高炽在张安世的面前,是不会有什么隐瞒的,他随即目光落在了那河南的大灾上头,皱眉道:河南又有大灾,这才是教人寝食难安的问题。单凭当地开仓放粮,依本宫看……不但容易引发弊政,而且也是杯水车薪。
张安世收起了从容之色,认真道:不如趁此机会,让东宫再接纳一批女子吧,如此一来,便可大大地减轻了灾区的负担。
朱高炽却是摇头道:东宫的宫娥已经太多了,再接纳一批,这东宫的宫娥,岂不是要比紫禁城里还多了虽说父皇未必见怪,可我这做儿臣的,断不可如此。再加上,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张安世若有所思,猛地眼睛一亮,道:我有主意了。
朱高炽诧异地看着张安世,这家伙总是一惊一乍的,让朱高炽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一般。
只见张安世喜滋滋地道:姐夫照我说的做,一定可妥善解决。
…………
陛下。
此时,亦失哈小心翼翼地给朱棣斟了一盏茶。
朱棣方才打了个盹儿,此时意识还有些不甚清晰,喝了口茶,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他对于奏疏的事,实在烦不胜烦,不知为何,只要看着那些奏疏,就容易犯困。
于是朱棣道:将这些奏疏都撤了吧。
是。亦失哈顿了顿,突然道:陛下,方才奴婢在司礼监……看过了昨日送来的奏疏,里头有一桩事,不知陛下知否
朱棣抬眸看他道:何事
亦失哈道:河南又大灾了。
朱棣皱眉起来,随即道:文渊阁有何建言
就地开仓放粮,朝廷这边,再筹一笔钱粮去赈济。
朱棣便绷着脸道:说是开仓放粮,可实际上,不就是让人中饱私囊吗这些事,在洪武年间就有不少,皇考这样的严厉,尚且无法杜绝这些赃官污吏,而今朕以宽仁治天下,只怕就更加是屡禁不绝了。
朱棣显得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