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月别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3页)

惹得人心惶惶。

  当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时,

其真实性究竟如何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几乎没有人猜不到钦天监口中的将星逼宫指向于谁,一部分官员惴惴不安,

只觉得头顶的天都要变了。

  一部分则是认为不过是无稽之谈,靖安侯府多年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哪里是这些灵异猜测便能污蔑的。

  可无论如何,

消息几经杜撰揣测还是传进了尚在病榻的光承帝耳中。在内阁的多番请求下,

多日未曾上朝的光承帝于昨日下达了亲临早朝的旨意。

  一时间,

文武百官齐聚朝堂,连着年事已高的免去早朝的工部尚书都被人搀扶到朝堂候着。

  随着一阵悠长的金钟敲响声传来,圣驾已至。

  阶下群臣山呼叩拜,隔着一道帘子,

光承帝瘦弱的身形若隐若现。

  龙袍穿在他身上显得空空荡荡,

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年纵马驰骋沙场的力量感。

  轻咳声自帘后传来,

良久后光承帝抬了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默,

许多朝臣都尽可能的弯腰低头不愿涉足于此纷争中。

  偶有胆大的官员偷偷抬眼看着武将那边站在首位的将军黎瑄,

又看了看都察院的许昱淮。

  他们都心知肚明,今日早朝内阁做了十足的准备就是冲着靖安侯,

冲着玄甲军来的。

  如今,

靖安侯尚未返京,杜鸿飞重伤昏迷,

北境战事紧急。

  尚在京城还有官职在身的,也就只有黎瑄一个人,在一众朝臣中,他也显得格外显眼。

  内阁首辅宋诃早就准备好今日的诸多说辞,正欲上前打破这一僵局,却被身旁一人抢了先。

  黎瑄手持芴板上前,先发制人道:“启奏陛下,北境接连送往京城的军报被拦截调换,虽已经查明真相,但臣以为整治罪魁祸固然重要,可最该做的难道不是应当给前线将士和边境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一些慰藉。”

  内阁诸臣对视一眼,首辅宋诃最先站出来道:“黎将军言之有理,现如今朝野上下开源节流就是为了将省下的钱用来置办物资送往前线,此事兵部已经在准备中,还请将军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