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月别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4页)

  内阁诸臣对视一眼,首辅宋诃最先站出来道:“黎将军言之有理,现如今朝野上下开源节流就是为了将省下的钱用来置办物资送往前线,此事兵部已经在准备中,还请将军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黎瑄冷哼一声,“宋首辅居庙堂之高,可曾知晓抗击蛮人需要动用多少兵力,耗费多少军资。战场军机稍纵即逝,若是因为宋首辅一句稍安勿躁前线将士因后方补给不足,失了战机该当如何。”

  闻言,一众朝臣皆是一惊。

  黎瑄平日里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从前有靖安侯在,朝堂之上他鲜少发言。

  今日言语之间却显得咄咄逼人,倒是让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众人的注视中,黎瑄再次看向首辅宋诃道:“难不成此番北境请求尽快增添补给的军报,兵部还是没有收到吗?”

  宋诃眉头听见后方群臣的丝丝窃语皱紧了眉头,他决不能让黎瑄先发制人,扭转了事情的走向。

  “兵部都是根据以往经验,根据战事大小耗时长短提前置办补给,”宋诃神色平缓,“此番前线用度,的确远超兵部预料。”

  话音刚落,黎瑄冷笑了一声,“我倒是从未听过此道理。”

  “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每日忍受饥寒伤痛之苦,诸位这些站在云端之上能高枕无忧享受荣华富贵全仰仗于北境将士们誓死守卫防线,不叫敌人入侵践踏中原,如今却还要归罪于将士们用度太多,当真是狼心狗肺了些。”

  “黎将军!”

  宋诃呵斥道:“兵部接到军报后已经在加紧操办,黎将军莫要夸大其词,凡事总要走个流程,难不成朝野上下所有人都能手持金牌随意行事,黎将军就满意了吗?”

  宋诃眸色烈烈,侧首看向黎瑄道:“还是将军觉得,凭借着几场战功,朝中所有事务就都得给玄甲军乃至靖安侯本人让路不成?国法何在,君威何在?”

  殿内众人在听见此质问时,面面相觑不敢做声。

  “无论是侯爷还是玄甲军,对朝廷都是一片忠心恪守国法军规,此番若非奸人从中作祟,必然不会行无诏调兵之举。”

  黎瑄收敛了神色,朝前方拱手道:“陛下早年也是带兵征战沙场之人,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若非受奸人蒙蔽,想来陛下必定不会阻拦北境增援之请。”

  重伤过后在家中休养两年之久的黎瑄脱了盔甲,穿上一袭朝服整个人显得如同文臣一般温润。

  可久经沙场的他眸光中依旧带着血气,和身为武将的坚毅。

  随着帘子背后传来的几声咳嗽,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宋诃凝神等了一会儿,见高台之上的君主并无开口的意思,明白皇帝是默许了自己的质问。

  他定了定神,正欲再次反驳,殿外传来内侍的通禀声。

  高公公迈着四方步快步走进来,神色紧张道:“禀陛下,余老夫人求见。”

  闻言,一众朝臣不约而同的朝殿门外望过去。

  说起这余老夫人,也是京城内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兄皆是翰林出身,家中唯有她一个女儿,自幼教导礼仪诗书甚至还被接进宫里当做公主一般教养。

  未到及笄前来余府中提亲之人近乎将门槛踩破,挑来挑去了许多年,未曾想却嫁给了老靖安侯做继室。

  众人唏嘘了没几年,靖安侯府在这位继室的操持下日渐兴盛,府中虽增添了两位男丁,但手足和睦子女孝顺勤勉,各自有其精彩的人生。

  是以余老夫人虽为人低调,深居府中鲜少抛头露面,京中人提起她来依旧满是敬佩。

  殿外大雪纷飞,入眼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越过长阶,余老夫人一袭诰命吉服,手持鸠头玉杖正向殿前缓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