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5页)
陈沐思索着点头,抬手问道:“你们二营人马近来士气如何,前些时候我听说有人在金城惹是生非了?”
李旦跟陈九经对视一眼,都苦笑着点头,他拱手道:“女真不擅航海、倭兵不擅远航,东渡时还没走到望峡州该沉的船就都沉了,没沉的也跟守御卫所换成福船。”
“他们觉得自己归乡无望,在这边又终日叫其学习汉文,免不了烦躁不安。”李旦笑着摇头道:“若是来早些赶上大战,他们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了。”
人不能闲,闲着心里长草。
陈沐对李旦的话深以为然,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准备先把你们送到巴拿马,由西海岸沿西人修出的路走到东海岸,在那边打上几仗,部下的士气应会有所恢复。”
他的话引得两个义子面面相觑,陈九经问道:“大明与西夷没谈好,又要开战了?”
陈沐摇头笑道:“真开战也不能让你出海去和西军打,他们的步阵还是很厉害的,是过去帮着西国肃清航线上的海盗,我看你们船上火器挺多、佛朗机不少。”
“是,都是战事结束后国王下令收缴,天军帮着收了一些,东渡带来其中多半,扶桑营现下有倭铳千余,有葡国造佛朗机大铳十四门、倭国自造佛朗机小铳八门。”
仿制佛朗机小炮是没有丝毫难度的,在欧洲佛朗机炮是用铁皮卷、铁箍箍这种像造火枪一样的手法敲出来的,即便如此也足够让陈沐惊讶了:“我还以为那佛朗机是大明造的,厉害呀他们。”
“义父有所不知,倭国有诸侯名为信玄,其人所制《甲州法度》中借中原战国来形容其生逢之时,诸侯各自为战领国一片混乱,单战后收缴铁炮便收了万余,这还不算各地知县守军留下那些不愿上交的。”
李旦说着撇撇嘴道:“小八留下三千具,李家走京师的路子让兵部调走四千六百具铁炮送去辽东,要不是他们,孩儿这次过来能人手一具火器。”
“调去辽东?李家要那么多铳做什么……给他就给他吧。”陈沐算了算,小八小九跟李旦并没有吃亏:“李家又出人又出力,战后分点东西也是应得。”
当然,让小心眼儿的赛驴公这么大度的主要原因不是别的,是他将埋怨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铁炮都是火绳铳,对他来说没啥用,就算撂手里也只能是倒卖给别国而已。
给辽东补充些火器倒也不是坏事。
“咱们从巴拿马西海岸下船,我去看看邓将军的军兵,主要探查修造运河的难度,你们到时候往东走,船会绕亚州南部过去,邓将军的舰队也正在将主力调往东海岸,到时候他会派出几条炮舰支援你们。”
“借这个机会,咱们就能把手伸到那边,东洋早晚变成咱的内海!”
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
沟通巴拿马南北的是一条沿山脊起伏人工挖掘的道路,蜿蜒曲折路途近一百六十里,途中有许多过去三十年间西班牙人在这修筑的岗哨、军寨或是驿站,算上太平洋的巴拿马城与大西洋加勒比海的达连湾,共十三座岗哨。
每座岗哨间距离大致相仿,据生活在丛林、山脉、平原交错地带的原住民说,这些岗哨规划于挖掘道路时期,间隔距离依西班牙人所使用古老海陆长度单位‘里格’而定。
这为明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里格在陆上接近十里,这些岗哨在陈沐抵达巴拿马之前便已被邓子龙更改为明军百户所,驻扎一个千户部的旗军持续修缮、保护这条将来很长时间里亚州最重要的道路。
陈沐花了六天时间,从巴拿马城驱马向北,一路看遍沿途风光,抵达巴拿马地峡对面,旅途的最后一站是邓子龙在西班牙海港基础上设立的麒麟卫北千户所,如今千户所还在赠筑,不过海岸上已经有设立三座造船厂。
因为缺少熟练工匠,船厂并未开工,其实这三座造船厂也不是为造船而设立的,主要工作是在沙滩上修筑栈桥,供往来船舰停泊,造船修船只是副业。
至于卫所起名叫麒麟,是因为邓子龙根据军官绘图,认为巴拿马的山川河流形似张牙舞爪的麒麟,其实本来他想为这里定名卦山卫的,毕竟看风水的堪舆出身。
对了,早年还在香山时邓子龙不是说过濠镜大教堂的风水不好,容易有火光之灾?去年教堂真起火了,烧得还很厉害。
困守濠镜的修士们为修这座教堂真的很不容易,他们的前辈在半个世界所向披靡灭亡诸国,却在正德十六年的屯门遇见汪鋐,铩羽而归,开始长达四十年的装孙子生涯。
到嘉靖年,他们在濠镜驻扎了自己的小军队、修了几座炮台、盖起教堂广纳信众、定期给当地官员贿赂,还没来得及鼓起勇气把这里变成他们的土地,在三十六年,小教堂雕绘了一尊圣母踏龙头的塑像,意为将中国踩在脚下。
至少自个儿看着高兴啊!
然后就被广东儒生告发,连忙各种贿赂蒙混过关,这事拖了很多年,后来官员懒得跟他们扯皮,换了别人来,带着船队将濠镜围个水泄不通,让葡萄牙人乖乖拆了圣母踏龙头的塑像。
这个人叫俞大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