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娇媚小外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3页)

  是从甚么时候开始,陆深将陈家人看得比钟家人重的呢?

  沈书晴放下手中的绣棚,看着靛青云锦上刚绣好的一颗松,距离陆深离开才过了半个月,她怎么觉着似已过去了半年?

  茶也淡了,菜也没了滋味,院中的栀子花开了也没兴致去采,只觉得没有他的日子天地间皆失了颜色。

  没几日,大朝会上,皇帝当着文武百官宣布了对陆深的处置——午门斩立决,贤王其余家人贬为庶民,男子流放,女子充入掖庭为奴。斩首定在一月后,念在沈书晴如今有孕在身,着其在生产后再充入掖庭。

  这却是坐实了陆深鸩杀淑妃的罪名,可当日下了朝,伊兰舟的罪证便以小报的形式,雪片似地洒向了各个坊市。

  陆深因去岁雪灾捐了整个身家一事,在坊间有着极高的声望,甚至还有人专门为他修造了长生庙,如今香火也是极旺,或许名利场上的人还会趋吉避凶,这些底层百姓确实拥有赤子之心。

  他们本就不信贤王会做出此等事情,如今有了这些罪证,当即群愤激昂,甚至在有心人的牵头下,向刑部呈了一份万人请愿书,成千上万的百姓签字画押为陆深作保,请求皇帝重新彻查淑妃一案。

  当这份请愿书呈至皇帝面前时,皇帝刚巧在丽妃宫里,丽妃今日刚收到林墨的传信的指示,她有些犹豫,不过当她睇向拱起的腹部时,似是下定决心一般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气。

  她去到长条书案前,替焦头烂额的皇帝揉按太阳穴。

  皇帝就喜欢她这一点,体贴柔顺,是以即便她有了身子不方便侍候,也总是往他这边歇。

  有些不方便同朝臣说的私心话,也愿意同她说,一则她善解人意,二则也是最重要的,她没有娘家,与朝堂没有牵连,不像皇后和张贵妃她们的话会替家族谋算利益。

  “汀兰,你说朕该怎么办?朕没有想到他在民间已如此有根基,这若是将他砍了,只怕会引起民愤!”

  丽妃摇了摇头,“皇上,这个事情闹得这样大,你不杀贤王,不处置贤王家小,真是重查下来,便只有牺牲镇北侯一家。皇上,你舍得吗?那是你的外家啊!”

  一时间,皇帝只觉得骑虎难下,一边是民心,一边是自己最大的助力,哪个他都不想失去,“早知如此,朕便不过问此事了,一个淑妃事小,得罪老百姓是打。”

  皇帝哪里想得到,才不过半年时间,陆深就真当坐实了他贤王的称号,在百姓中间拥有了如此的贤名。

  丽妃摸清楚了他的性子,是以又蛊惑他,“皇上何不乱刀斩乱麻,先斩了贤王再说,人都没了,他拿民心来作甚?”

  道理也是这个理,人都没了要民心又有何用?

  因着丽妃的这番话,皇帝决定将一个月后的斩首示众提前到三日后。

  斩首的前一日,沈书晴在宁远侯的安排下,来到了刑部阴暗的地牢,不见天日的地牢,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隔一段路便点着火把,摇曳的火光摇曳在墙上那各式各样的刑具上,十指连心夹,抽筋剥皮鞭,蚀骨烧心烙......格外僧然可怖。

  即便知晓不过是做戏,可也极有可能经受过这些刑具,他向来是个疯的,为了做戏逼真什么做不出来,一想到这里,沈书晴心里一阵的酸涩。

  碧心跟在后面,也是吓得手一抖,险些想手中的食盒落在地上,“娘娘,王爷真的关在这里吗?奴婢好害怕啊?”

  碧心这一说,沈书晴更是悲从中来,忍不住地捂着唇落泪。

  引领他们进来的狱卒顿住了脚步,“王妃娘娘,王爷就在这里。”

  说罢,打开门,将碧心拦在外边,“我们头儿说了,只允许娘娘一人进去。”

  沈书晴接过食盒,自己进去,只她才一进入牢房,那狱卒便将脑门给锁了起来。

  四四方方的牢房,隔成了两间,外头一间放着一张条案,案上点着两只蜡烛,还有一壶冒着白烟的茶水,并一把打磨得油光铮亮的扶手椅,并不是她想象中的腌臜的地界,沈书晴这才将提起的一个心放回了心腔。

  只是她走到去隔间的木门前时,却有开始近乡情怯起来,尽管从门洞映照出来的背影依旧挺直如松,但只要她一想起外头那些可怕的刑具,就不能完全无动于衷,不敢朝里头挪动一步,深怕看到他满身是血的样子。

第152章

你们都得死。

  倏然,那影子一个侧身,沉声问:“谁?”

  沈书晴这才捏着一颗心,把那裙摆提着小心翼翼往门边走去,与陡然起迎来的陆深撞了一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