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这玩意儿太“烫手”了,我接不住(第2页)

入手时,能明显感觉到里面有东西。

竹筒看上去很有年代感,面上雕刻有灵芝纹饰,还刻有“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八个字。

比较粗,直径有7公分左右,高度约20公分。

上面有一个木头制作的盖子。

常顺把盖子解开看了下,里面露出被手帕包裹住的物品。

把它倒出来打开看了下,居然是一套银针。

这些银针最长的大约有15公分,最短的只有7公分左右。

数了一下数量,一共36根。

看它们的样式,不仅长短不同,大小粗细也不同,明显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很有年代感。

不像现在售卖的那种银针,除了长短不同,其它差不多都一样。

两本古籍,一本是讲针灸的,一本是用针灸治病的。

都是手抄本,封面没写书名。

简单翻看了会儿,里面绘画的人物以及穴位图案很简洁直观。

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就连治病的方式都是叙述直接上手,没有那种“呱噪”,废话的感觉。

拿起鼓鼓囊囊的信封,常顺把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倒了出来。

发现都是民国时期的纸币。

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甚至连10万元的金元券都有。

上面的人像,有孙先生,蒋委员长,以及林森。

突然间,他发现了一张一元面值的钱币,这张钱币的人像不是那三人,而是“廖仲恺”。

曾经看直播鉴宝,他听一个主播说过,廖仲恺人像、李鸿章人像、袁世凯人像、皇帝像,这些特别的人物图像民国时期的纸币,都很值钱。

这张钱币品相还可以,他留意了下,并没声张。

除了这张特别点,其它的都很普通。

数了一下数量,一共92张。

最后,常顺又把长方形的小木盒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