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第2页)

  阮师爷签了字,江家定然会拿出来做证明。

  他索性直接说了:“那是本官允许的,县里没有活计能供养一千多人,江家农庄就那么点大,抢收完了,地也开荒了,百姓无事可干,本官让他们继续参与播种、养殖,先帮县里解决压力。至于你们出钱的事——难道江家比你们出得少?”

  宋明晖把名录带在身上的,常知县当众口头证明,他就不必拿出来。

  至少此时不用,免得被撕毁,再造伪证。

  民众听李家说的,感觉有理。

  再听常知县说的,又觉有理。

  贴红榜之前,商户们没捐款之前,江家也接济了。

  沈观看见当票,就知道大势已去。

  李家跳出来帮一回,原能趁势猛攻,结果常知县站江家。

  沈观目光阴沉,扫了常知县一眼,吩咐下属卫兵道:“他们要上堂,那就押走,本官亲审。”

  官兵押了人,百姓不敢不让。

  江家父子都是美人,一个带咳疾,经此一闹,病恹恹的。一个徒手挡刀,血流如注,脸色苍白,看着我见犹怜。

  他们又处于弱势的一方,并未做什么天怒人怨、欺压良民的恶事。从人群中走着,沿路百姓都不忍细看。

  江知与垂眸,在想破局之法。

  理论上来说,只要他们死不认罪,就能撑到农庄那头有反应。

  徐诚是个机灵人,也有领导能力,哪怕人数少,能带来一批枫江百姓为他们求情,再去本地书院、县学请人,有功名的举人、秀才,也能叫来。

  人事已尽,天命尤可改。

  当官的都傲慢,他们能顶着压力,硬着头皮压下百姓的声音,却堵不住书生的嘴巴。

  这头缓缓,难关就过了。

  可他不知道百姓们会不会来,也不知道书生们愿不愿意仗义执言。

  他还怕爹爹撑不住。

  宋明晖冲他摇摇头:“没事。”

  回家初听闻消息,他也给熟悉的卫所递了信。

  多年交情,换人来一趟,不是问题。

  各地卫所职责不同,但顶着锦衣卫的名头,是个官都怕三分。不严刑逼供,此次难关,也算过了。

  前方闹哄哄,一阵喧闹。

  父子俩同时抬头,看见南北两街陆续有人走出,朝他们走来。

  一边是徐诚带着枫江百姓,一边是谢星珩带着县内书生们。

  徐诚过来,情有可原。

  谢星珩怎么来了?他不是上京赶考去了吗?

  江知与手心握紧,带动未愈合的伤口,疼得他“嘶”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