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第2页)

  也看了发酵肥料的场地,知道确实是江家生产的,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铲一堆土、泼点粪,就来糊弄他们。

  正值农忙,农田耕种,他们还看见别人在地里下肥料。

  这也要看看。到时还得知道用量呢!

  等他们回村,多的不说,只讲所见所闻。

  江家农庄都在用的肥料,庄上的农户,用了都说好。

  多数人保守,暂时拿了两大包回来,凑两百斤,用在菜地、边缘旱田,少量良田上,第一年,试产用。

  少数人才追肥到良田里,也没全加上,最多一半一半。

  只这样,在孙知县看来,也足够大胆。

  他看得透,这是因为江家的预养殖计划给了百姓信心。

  养死了鸡鸭猪崽不用赔钱,养活了就是白挣的。

  比着丰收时节来,他们用肥也就有了抗风险的能力,愿意赌一把,也是愿意相信江家。

  孙知县逛完村里,再回县衙,就对县城的大小商户进行暗访。

  比方说,江家这般招摇,对他们生意可有影响?

  又比如,江家杂货铺,连活物都卖,迟早把他们生意抢光,可有对策?

  县里除了李家,其他商户,都被谢星珩找过,提供了两种合作方式,任他们选。

  只有黄、王两家是供货商,其他都是进货的买卖关系。

  他们不敢冒险,起初怕谢星珩不靠谱,后来怕江家胃口大,把他们都吞了。

  江家搞这么一出白给活动,反让他们有了信心。

  满县百姓作证,江家但凡不厚道,县里都容不下他们!

  所以再问影响与对策,这些老板们,都是乐呵呵一句话:“打不过就加入嘛!饼子大了能挣更多!”

  孙知县:“……”

  好的。

  江家果然有奇才。

  他当即回府,提笔写信,把丰州的变化,写在了信里,送往府城的广平王府。

  同时附带了李家的生意现状。

  百姓只知道,李家生意受挫,门店里客人稀拉。

  他作为一县之主,江家的小动作,却瞒不住他。

  明面上是那个赘婿当家主事,四处出风头,实际上的管事,应是江家小少爷江知与。

  县里热闹,他声名不显,低调行事,暗里把李家油坊的人,挖了个遍!

  连李家的族亲都没放过!

  这是要把李家油坊,逼到绝路,轻松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