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第1页)

  这样说,一般人也能听。

  可孙知县是一般人吗?他一听就知道这话是别人教的。

  他给听笑了。

  又问:“你刚才说东家,我记得这铺面是你开的啊?你卖了?”

  说起这个,李屠户就更带劲儿了。

  他挺挺腰,常年杀猪割肉的凶恶面相,在傻兮兮的笑意里,竟有几分反差萌。

  他可自豪。

  “没有卖,是合作,我现在是李场长!猪场场长!全县最大的猪场,是我做主!”

  全县的生猪,都要从他手里过!

  马屁谁都爱听。

  生意谈成,对赌协议之期没到,彩虹屁先安排上。

  李屠户早就飘了。

  他看江家的养殖场好顺眼。

  又大又干净,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猪圈里一点臭气没有,种猪母猪小猪都分栏养,又给它们晒太阳,又给它们看病喂饲料。

  这场子,气派!有面儿!

  孙知县:“……”

  什么迷魂汤,把人迷成这样。

  私访才刚刚开始,等他下乡,巡过乡村,看着百姓们干农活时,都笑容满脸的精神面貌,不由更加惊奇。

  这一奇,他才知道,江家提供了肥料。

  第一年,同样不收费。根据各家取用量,到收成之后,他们可以以粮抵价。

  费用和鸡鸭猪崽一样,很低很低,绝对在承担范围之内。

  用肥料是件大事,种地的人都知道用肥。少了不顶用,多了容易烂根烧根,得不偿失。

  江家的肥料是豆肥、蚯蚓肥。

  豆肥是一代产品。

  蚯蚓肥是二代新品。

  蚯蚓肥,说粗俗一点,就是蚯蚓拉的屎。

  种地的人熟悉蚯蚓,知道这小虫子的好处,对蚯蚓肥的接受度更高。

  各村都有驴车、骡子车来接人,接上老庄嫁汉,会种地,现在又种不动的人,去江家农庄看实际用肥情况。

  农庄上,他们跟农户聊一聊,便知真假。

  也看了发酵肥料的场地,知道确实是江家生产的,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铲一堆土、泼点粪,就来糊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