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章(第2页)

  一句话给谢星珩说哑火了。

  谢星珩使唤人把躺椅搬到院子里,叫江知与再躺躺。

  躺椅下边有圆弧底座支撑,躺上去摇摇晃晃,很招瞌睡。

  这个时节,盖个毯子就够。

  要是谢星珩躺上去,秒秒钟就睡着了。

  江知与就睡不着,满院子都是人,人赶人的望着他睡觉,他想想就不得劲。

  他这会儿饿了,想吃饭了。

  想吃饭,熬好的汤底就用来煮米线,算个配菜。另外给他做了些清淡爽口的素菜,两个酸辣开胃的凉菜,再有三盘素炒肉,沾沾荤腥。

  江知与吃着夸着,直说谢星珩会来事儿,会照顾人。

  谢星珩:“是个贤夫。”

  江知与听了笑,笑一阵,瞌睡醒了些。

  他跟谢星珩说了点南下的情况。

  堂哥停职在家,家中一切都好。家里小哥儿三岁了,像堂嫂多一些,很伶俐,瞧着也是个爽利性子。

  而堂哥虽没了官职,当地百姓对他依然爱戴。有些处理不了的事,都会上门来找他。

  当地是以族群为集体,族群里也有受排挤、被欺负的,这批人是最拥护江致微的人。也是在新县城建设上出力最多的人。

  新县城还在建设之中,就有人早早搬过去,开始新生活。

  父亲想要堂哥回来,今年没成。

  “估摸着守孝完,再看朝廷的安排。说不准他会继续在津口县任职。当时话没说死。”

  徐诚那头说得少。

  只提了一句孩子的情况。

  再就是丰州县的事。

  谢星珩升官的消息,是江知与这回回家给他们说的,合伙人们都振奋得很。自认有了靠山。

  家中一切安好,大哥大嫂的养殖场开始做腊货,也在晒肉干,将肉类的保质期延长,以销售到外地,来解决当地的货品积压问题。

  两个爹主要管理逛小集,两人不求有新的突破,只求稳住现状。上下一心,都挺好。

  舅舅一家主营皮料生意,但和津口县的皮料一样,属于隐藏状态,展露出来的不多,眼下是以香料生意为主。

  “二表哥有孩子了,是个小哥儿,我走的时候,表嫂又怀了一个。我看他还跟以前一样,总不在状态,不过舅爹给他们夫夫俩开了间糕点铺子,是表嫂的老本行,这铺子倒是经营得不错。”

  最后,江知与说了下孟培德的事。

  恩师一切都好,精神比从前更好。家里有孩子能撑起门户,他便放心做学问。人不在朝堂,心更宽阔。

  谢星珩听着很是感慨。

  他也想回家看看。

  京官难得出去,等他哪天做了监察御史,说不准能借着这个职务,绕圈子回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