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4页)
他拒绝的太干脆了,竟看都不看他一眼,元初帝身后的汪籍吓得把脑袋都低了下去。
元初帝脸上也浮现出愠色,他想告诉萧钰,他以为武安侯入葬了,太后也走了,自己便拿他没法子了?!他是皇帝,这天下都是他的!等他把所有权利掌握在手,他给萧家安什么罪名,萧家便是什么罪名,就算将他父亲叔伯乃至兄长的棺材挖出来鞭尸也无人敢说什么,萧钰还不是要求到他面前来。
不过到底怜惜他失去了最后的长辈,元初帝看着萧钰消瘦的脸庞,也不愿用这样两败俱伤的法子对他,忍下了他方才的不恭敬,什么也没说地出了太后的宫门,还让汪籍给萧钰送些点心去。
汪籍能做到皇帝身边的领头太监,就不是个蠢笨的,叫小厨房送了不少新鲜现做的点心来,特意嘱咐了小太监让他说这是皇上担心世子一时悲伤,来不及用膳,特意吩咐御膳房做的。
小太监机灵地“哎!”了一声:“老祖宗您放心,我都记下了!”
这盘点心送去了便被搁置在一旁,萧钰一口未动,更不会领皇帝的情,他终于能跪倒前面去,轻抓着太后的衣袖,垂下了脑袋。
林嬷嬷含着泪和他说话:“……太后知道世子说服了英国公求情,让国公爷体面入葬了,便没什么遗憾了,只是放心不下你,临终前还是写下了那份懿旨,让老奴交给世子,由您做主。”
人多口杂,萧钰低声拒绝了:“我不走,嬷嬷,我会找个时机去西北参军。”又放心不下林嬷嬷的去向:“您呢?您还留在宫中吗?”
澜晟整理 “也好,也好,西北才是咱们的根儿,看在这个“萧”字上,那边帮衬世子的人也会多一些。至于我,我一辈子都跟着太后,本是想随太后去了的,可娘娘放心不下世子,老奴也放心不下,就打算去为先皇和太后守灵,也能时时把世子的消息念给太后听。”林嬷嬷眼含热泪。
她在皇宫待得太久,伺候太后的时间也长,是不能出宫去的。
林嬷嬷起身,从锦盒里拿了另一道盖了太后宝印的懿旨,递给萧钰。
萧钰神色微怔,松开太后的袖子,接过懿旨打开瞧了,这是太后亲笔写下的萧家辜负皇恩,日后无事不叫他再踏足后宫的懿旨。
萧钰的手颤抖了起来。
林嬷嬷不忍地偏头落下两滴泪,哽咽道:“本来今儿一早便该拿出来,不许世子进宫,可老奴不忍心,总想着让世子再见见太后最后一面,太后才能安稳地去了。”
萧钰咬紧了牙关,眼泪落在床边,他姑母临走前也是放心不下他的,怕他进了宫,受皇上挟制,干脆狠下心,不让他进宫去了。
—
太后崩逝,皇上哀痛不已,命缀朝七日,百官需斋戒二十七日,四品以上官员着丧服至思善门守丧,自丧葬日起京城内外不得宰杀牲畜,停止音乐和祭祀活动百日,不得嫁娶。
萧钰比之前还要消瘦,哭的眼泪都干了,守在一旁的宫人们都生怕这萧家的唯一独苗也要去了,没想到他看着撑不了多久,却硬生生从头跪倒了尾。
这几日阴雨绵绵,病了好几位大臣,都是被抬走的,萧世子这消瘦的身体却始终跪在那,其他人是不伤心也要哭的,恐怕只有他这个真的失去了亲人的,才会真伤心了。
陆寄风是国公,也是要为太后守丧的,用膳时总会让小厮给萧钰夹些什么菜,或者煮上一碗姜汤让他喝,萧钰那几日行尸走肉一样,吃不下一点东西,可陆寄风什么也不说,只淡淡地看着他,他就不敢把话说出口了,硬是吃了些东西,也多亏了他的照拂,萧钰才没倒下去。
为太后守丧的期间都是他一直带着萧钰,叫人在国公府收拾出了房间让萧钰住下了,等守丧结束,萧钰也没回去,一直留在了英国公府。
太后仙去仿佛带走了萧钰所有的精气神,他回去后只把自己关起来,浑浑噩噩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期间梁准几人无数次给他递了拜帖,他都一步未曾踏出过英国公府,等终于从撕心裂肺的悲痛中走出来,外头已经一片银装素裹,快过年了。
侯府的老管家病了有些日子了,儿子想要接他出府赡养,丫鬟小厮也放出去了一批,他来和萧钰告别,把他从山子晋哪里买来的鹦哥儿带了过来,说这小家伙叽叽喳喳的,能逗他开心也是好的。
萧钰看了它,才想起自己的鹰。
家里突遭变故,萧钰也没来得及顾它,已经几个月没喂过它了,他吹了哨,找了几日,都不见鹰的踪迹,以为它是飞走了,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