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中国新秀恐怖如斯(10K)(第4页)
“另外你知不知道,04年法拉利造出了历史级的快车,并且它用的还是35l
v10引擎!”
奥德托实在忍不住了,他都怀疑陈向北这小子装傻充愣。
f1赛车的演化史,大多数情况下越来越快没错,可在某些关键节点,并不一定遵循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的逻辑。
就好比曾经的v12年代,f1赛车最大马力能爆发出1350匹的夸张数字。
哪怕04年的35l
v10引擎,最大马力依旧摸到了1000匹的边缘,远超这个时代的24l
v8引擎。
小排量发动机想要追上并且超越大排量多缸,唯一的技术方向便是上涡轮增压,亦或者上混动系统用电机来辅助输出,这也是现代f1速度更快的根本。
f1
v8时代的优势,不在于马力有多大,更多是靠车轻。
“知道了……”
感受到奥德托的“怒火”,陈向北很明智不再多言。
“轮胎损耗快要过峰值,向北君你准备进站调校吗?”
泽野弘树这时候看了眼监控数据,打断了陈向北跟奥德托之间的“斗嘴”,询问起了车手意见。
f1赛车对轮胎的损耗,要远远大于雷诺方程式或者f3。
一方面是速度跟车重的不同,速度越快,重量越大,同等里程下自然就会轮胎的磨损更大。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提供的下压力数值高达恐怖的26。
简单点来解释,就是当本田ra108车重为600公斤的时候,跑到300kh的速度,下压力将会达到惊人的1560公斤,快接近于三倍车重。
其实单单拼直道加速,f1赛车并不是蓝星上最快的速度。可凭借着惊人的下压力,让f1赛车的弯道抓地力断层式领先。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直道踩油门谁不会?
高下压力死死把赛车给摁在地面,变相增加了轮胎的损耗。
正常情况下全力ph,f1赛车一套新软胎的抓地力峰值,可能就维持一到两圈的样子。
想要跑出更为极限的圈速,就得进站换胎。
“跑完这个冷却圈,我再推一圈进站。”
陈向北没有听从泽野弘树的建议,决定趁着状态挺好再推一圈。
相比较低级别方程式,f1赛车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做到连续的极速推进。
因为全力psuh,对于工况温度的压力同样很大,油液、刹车、胎温等等,都会达到高温临界点。
就拿通俗易懂的刹车来举例,温度一旦过高就会引发热衰减,制动效果将会大幅度的降低。这种状况下根本就无法推出极限速度,只能慢速跑一圈通过风冷降温。
这一圈,就被称之为“冷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