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龙心大悦(第1页)
朱棣道:朕倒想知道,你学了什么。
说着,他看向陈言道:陈卿家,你前些日子教了他什么
陛下,是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卷。
朱棣颔首,随即又看向朱瞻基,道:你学到了吗
朱瞻基立即就道:当然学到了,我连唐纪五十八卷也通读了。
朱棣看一眼陈言。
陈言忙道:陛下,皇孙还没学到那里。
朱棣道:谁教你的
朱瞻基道:我自己读,偶尔问问阿舅。
朱棣皱眉,有些狐疑,于是道:这里头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大唐长庆元年所发生的事。
朱棣:……
朱瞻基道:从长庆元年七月入秋开始,起初说是有河朔的军士因为犯罪,所以按律,应该受军法处置。可是河朔镇的军士们不服,于是作乱,士卒们连夜攻入府舍,掠夺财富和妇人,又杀死了节度使的幕僚韦雍、崔仲卿人等。可到了次日,做乱的士兵又后悔了,便去向节度使请罪,可节度使骂他们,说:‘汝何敢反,行且灭族’。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作乱的将士们于是一齐将节度使也杀了。
朱棣皱眉,回头又看陈言:是这样吗
陈言骤然满头大汗起来,只是这等东西,却是没办法解释的,只好道:是。
朱棣凝视着朱瞻基:这乱兵作乱,是何缘故
朱瞻基道:是……是……
他有些胆怯,毕竟自知自己是个孩子,所以对于回答没有什么信心。
朱棣道:陈卿家,你来和他讲一讲。
陈言道:这是教化不彰的功劳,将士们不知忠义为何物,自然而然,也就会滋生反叛之心,纵观唐朝,武人作乱,不知多少,盖因为唐人只重军功,而忽视了教化。可见想要天下太平,文教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事,圣人常说礼崩乐坏,其实便由于此。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朱棣若有所思。
随即又看向朱瞻基道:你听明白了吗
朱瞻基低着头道:听明白了。
朱棣鼓着眼睛道:总算你还开了一点窍,至少还学了一些东西……
不过……朱瞻基犹犹豫豫地道:不过孙臣觉得,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朱棣看着朱瞻基:你说什么
孙臣觉得……所谓的重文教……好像太简单了,似乎只要是不好的事,师傅都用重文教这三个字来解释,好像只要重文教,一切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若是真这样简单,唐朝这么多天子,难道都这样愚蠢,不知道这其中的好处吗又怎么可能兵祸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