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签到刑警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形意拳最高境界“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第1页)

形意拳经云: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

于是,到底要不要练招就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对待“招”的态度大体有以下几种:1、只讲“法”,不讲“招”。2、只讲“劲”,不讲“招”。3、讲法、讲劲也讲招。4、什么都不讲,就讲“无”。

“无”来源于道家的世界观。道家的发展观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相生八卦。

这个过程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最终还是归于无。“无”是最高境界。道家的进化公式:无——有——无。

尚云祥与弟子辛健候

什么是招?字典解释曰:“招”就是“武术的动作”。除非你不做动作,一做动作那就是招。

这样解释很难让人接受,我愿意把“招”解释为“武术的技击动作”,剔除那些没有技击含义的动作,那些动作不是招,是“舞”。

“招”的引申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好,说这招真高。没办法,说没招啦。

各门派都有自己的招,当兵的刺杀练防左刺、防下刺。武警练擒拿术。

拳击练直、摆、勾,摔跤练各种绊子,那也是招。

武术抓、拿、跌、打四大法里有数不清的招,那都是先辈的经验结

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继承发展。可以说,抹煞了招法就抹煞了中华武术。

只有只练套路的人才把“招”理解成死架子。

只要把招法用来搏击就会发现,招法从一生下来就具有变异的基因。任何一个招法能打上盘,也能打中盘、下盘。

走中门能用,走里门能用,走外门也能用。顺步能用,拗步能用,退步也能用。

不要听信“金克木,木克土”之类刻板说教,任何一招都可能克任何一招,看你会变不会变,用得巧不巧,不然何来“半步崩拳打天下”?

组成“招”的“零件”都是“通用件”,拆开来可以跟其他零件任意组合成新的招。

于是,招又能生招。古人有感于此,就把高层次的招叫“纲”,低层次的招叫“目”。

可是,处在“目”这样低层次的招还是能生出新的招来,即使像生物学那样分出纲、目、科、属、种来,也无法穷尽招法的变化。

有的把招分成“母拳”、“子拳”,可是子还能生孙,子子孙孙不可穷尽。

看来,想要把招法划出固定的框架,找出一个最基本的,再也不能变化的招来是不可能的。

于是,聪明的拳师说了一句话:“拳无定式,随处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