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温柔崩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第1页)

父亲的这小小退让,以及过去的一切无往不利,让杭景潜意识地觉得,他的心愿无论如何都会被满足的,这世间没有什么真正会难倒他的困境。

那半个月假期,杭景如愿地重新恢复到了幼时和天赐的独处生活,出去玩,去游乐场,去水族馆,去博物厅。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们去参观机器人。

杭景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旅程中还有这个安排。他用了一些时间去思考这件事本身的古怪之处,他怀疑这项安排别有深意。但怀疑终究抵不过兴奋,他兴奋得晚了两个小时才睡着。

可是他还是不得不故作冷淡,学着机器人博物馆外的其他小孩——保姆们好说歹说、好生相劝,他们依旧一脸不情愿,仿佛要上刑场。

关于机器人的历史,杭景早在课堂上已经学过,这种课程几乎半年就要回顾一次。而机器人博物馆正厅的大屏幕上更为详尽。

人类对机器人的开发和研究正是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它们最初只是模仿人类的行为以实现某些功能,后来它们有了人类的眼睛,嘴巴,并趋于相似,在达到荣耀之际,它们却又跌落神坛。人们由喜爱逐渐发展成厌恶,这转变恰恰发生在上等人社会建立不久之后。

当官方引领着民众实现全面的抵触后,机器人依旧在蓬勃发展着,在机器人的保护和带领之下,人类社会空前发展,他们走出了地球,走出了太阳系,他们迈向银河。但是这些功名背后没有一个机器人的名字,它们甚至没有名字,如非迫不得已,机器人将尽可能地避免制造出人类特征。

纵观历史,关于机器人地位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机器人侵害了上等人的隐私,令人感受到心理恐惧的恐怖谷效应,“拜机器人教”扭曲的狂热追捧、在政治上的野心、对研究院统治权的挑战,过度依赖机器人所引发的体能与思维的堕落、探索与求知的懈怠——平民阶层已经证明了这个悲剧的结果。

种种,最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最显著烙印,就是在每一座机器人博物馆的正厅,都会矗立起这样一座巍峨石碑:

具有人类的外表,却没有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正子脑曾被誉为天才的发明,但比起极其复杂的人脑,它们也不过是个精巧的玩具。

可以思考,但思考模式单一而僵硬。

可以快速和精准地得到答案,但对于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却无所适从、做不了选择。

模仿人类,却四肢笨拙,表情僵硬,智力迟缓,唯有平民人类才会仰仗它做出决策。

服务人类,却只有平民人类粗糙的需求才会被它们无机质的冰冷所满足。

机器人忠于人类,三大法则打造了它们的地基,0与1是构筑它们的砖石瓦砾,它们和一栋房子、一把剪刀没有本质区别。人类是它们的创造者,也是它们的使用者。它们最大的价值是服务平民,而人类自有平民服务。

比起这些引人深思的警戒,石碑下方的小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就像比起人类对机器人的厌恶,机器人为人类做的一切贡献,都不值得人类对它多看一眼。

此后的两三年里,杭景不止一次地在学校的安排之下,来到这座博物馆“受戒”,但在这第一次,他就察觉到,这座博物馆,不是为了纪念与颂扬,甚至不是为了客观地记述历史,而是为了侮辱、为了警告、为了以儆效尤,那些已经停摆的机器人在其中陈列,并非是参与展览,而是变相的“游街”。

它们各自的电子铭牌中,显示着型号、编号、出厂时间、主要功能、服务人类的历史,以及一段它们服务期内的“糗事”。

第12章12

与小叶再会小

眼前这个机器人和成人差不多高,它有基本几何形状的五官,和粗笨的四肢。它的眼睛是空洞的,已经停摆了一百七十二年。

在它为人类服务的第四个年头,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

它的主人和女友分手了。失恋的痛苦让他醉生梦死,在某一个夜晚,他酩酊大醉,跑到了天台,大声命令它的机器人杀死他。

“然后把我的心挖出来交给她,给她看看。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从这里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