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第1页)

  趁谢星珩倒水的功夫,江知与跟他说:“我不能陪你进京赶考了,你跟来喜熟悉,把他带着吧?来喜写字不够好,再带个书童,到了地方能帮你抄抄书,写写字。”

  谢星珩就没想过要带他去京都。

  京都有江老三,江老三连自家孩子都绑上花轿了,他哪里敢带小鱼去。

  别说事后能救人,等救回来,小鱼也吃苦头了。

  谢星珩的想法是:“我不跟堂哥一起走,我晚几天,再等等看。从丰州到京城,骑马要十天,我脚程慢,应要半个月。我七月底再走。”

  江知与听了心里软软的,等他回账里,就抱着他撒娇。

  撒娇没个句式,喊喊名字,叫叫夫君,又有几声谢星珩特爱听的哼哼。

  人都软成这样了,嘴还硬。

  “还是跟堂哥一块儿走,有个照应。这一路上,水匪山匪都有,不安生。你落后去,我不放心。”

  谢星珩含糊着应话。

  把老婆丢家里,面对未知的危险,他更不放心。

  科举是要考的,家都没了,那考什么?

  他想,到那天,他先跟着一起走,半路折回来,这样江致微他们一行人都走远了,小鱼也没法子再赶他。

  若不能共患难,枉做夫夫一场。

  次日一早,他俩起来去主屋给爹爹请安。

  宋明晖没这规矩,三人一起吃早饭,顺便问个安。

  宋明晖今天要去农庄,做最后的安置。

  前阵子都是江知与主事,要跟他一起。

  谢星珩同去,主要负责跟县衙师爷聊天,套套话。

  他比较奇怪的是:“堂哥今天不来啊?”

  江知与小声跟他解释:“二婶盯学习盯得很紧的,堂哥今年没去府学上课,她都不开心。这回去农庄耗了日子,马上要下场考,不会再放他出来的。”

  谢星珩表示理解。

  和百姓建立了信任,再来通知消息,他们都很配合,愿意来听,全场安静。

  江知与在家里软和,对外有几分威严,台子上站着,吐词清晰。

  “大家伙都看见了,庄上的活要干完了。我夫君昨天问过知县老爷,县里派来阮师爷过来做个见证。余下还有些活计,各家各户先出一个人,到我家务工,算月钱,每月一两银子。等朝廷的人来了,你们决定返乡,我每户会给三两银子做盘缠。如果决定留在丰州,也愿意继续在我家务工,这个活计就是你们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不做了,可以交给你的孩子。”

  江家不倒,这个活计就是铁饭碗,可以一直干。

  阮师爷有常知县的嘱咐,只要能继续安置难民,稳住他们情绪,又不用县里出钱,他就过来露个脸。

  到了地方热情礼貌,一问三不知。出点人力可以,随便叫些衙役来。出钱是没有的。

  ——县里已经捐了八千三百两,红榜上贴着,他们再没有银子了。

  其他都好说。

  现在朝廷的人还没有来,百姓们都抢着干活,做一天就攒一天银子,不论返乡还是安家,都要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