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6307出道马鞍山Cjz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方案整合孺子可教(第1页)

初出茅庐的考绿君子在方案整合中践行“细节炼金术”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模式”,将工地老师傅的土法经验与规范手册反复熔铸。当严苛的佟工彻夜审阅时,他忐忑如临刑——未料方案里创新的协同调度机制竟获盛赞,更因关注预算经济等跨界细节被花兰三评为"孺子可教"。晨光中接过泛黄的施工日记,他顿悟:真正的技术传承不在图纸堆里,而在茶水留一指的细腻与钢筋焊缝的精准间流转。塔吊将朝阳吊上云端时,混凝土正悄然凝固成时代的注脚。

——————

我将专业单位的方案和土建方案反复揉合——分解——再揉合,如同在钢筋混凝土中寻找柔性连结的伸缩缝。

每当遇到管线预埋标高冲突或梁柱配筋存疑时,就带着卷尺直奔工地,踩着露水浸透的跳板向老技术员讨教,蹲在绑扎了一半的钢筋骨架旁听工人师傅叙说经验。深夜伏案时,那些沾着泥浆的草图与崭新的规范手册在台灯下交织成网。这确实暗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模式,毕竟吊装指挥的哨声最终要由这些脖颈挂着哨子的师傅们吹响,虽然他们现在拍着我肩膀时总带三分长辈的威严。

当方案熬到日期还是二十年前的——那会儿我还没出生呢。指甲不自觉抠进掌心,青涩的自信如晒透的石灰,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渣。

那夜月光淌在未封的混凝土养护池里,泛着鱼鳞似的波光。我盯着宿舍天花板的霉斑,仿佛看见佟工用红蓝铅笔在方案上画满叉圈。技术组窗台的虎皮兰养了八年才开花,我这新抽的枝芽能经几场倒春寒?

晨雾未散时,办公室的门铰链已吱呀作响。却见佟工佝偻在图纸堆里,计算尺游标卡在某个临界点,案头烟灰缸积满带牙印的烟嘴。听见脚步声,他猛抬头,镜片后的血丝蛛网般爬满眼白。

喉头的早饭馒头霎时噎住——我的那叠方案正瘫在佟工的桌面上,页边卷得像油炸过的春卷皮。

"后生可畏啊"佟工沙哑的尾音悬在潮湿的空气里。

冷汗顺着脊沟滑进皮带,我想起上月有个技术员因尺寸漏项被调去守库房。晨光恰好掠过佟工手边朱批淋漓的纸页,某个红圈里赫然勾着我偷师学来的"土法胎膜"。

坏了,方案做砸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我还真小瞧你了。”

完了!没救了。我心里一紧,脑门上沁出了汗珠。

"本想挑两处毛病就睡"佟工摘了眼镜揉山根,指腹沾着连夜熏出的尼古丁黄,"谁料你这方案跟九连环似的,拆开个螺栓带出串螺帽,叫人欲罢不能。"他忽然拍案,震得保温杯里的隔夜茶直晃荡:"特别是设备、材料、人工的协同调度,比原来常规方案还多三道保险!"

心跳在胸腔撞出空鼓声,像打灰机突然卡壳又轰然启动。窗外的塔吊正把朝阳吊上云端,柳条安全帽的明黄在晨雾里洇成光斑。我摸到口袋里的工作记事手册——不知何时已被冷汗浸软了边角。

佟工起身时,披在肩上的大衣簌簌落下陈年水泥灰。他摸出个牛皮纸信封:"把我标注的十二处优化建议附上,总公司的老学究们就爱挑这种灯下黑。"忽又转身,从档案柜底层抽出本被仔细包着封面的笔记本:"当年师傅传给我的施工日记,你看了记得还给我。"

佟工看我呆呆站再哪儿说:“嗨,这方案做的还真不赖。”佟海莲揉揉满目血丝的双眼:“昨晚,我一看就欲罢不能,一口气审完,不觉就天亮了。不错,不错。今天你把我标注的地方完善一下,就送总公司报批。”

我的心这一紧,忽然又一松,这有点像梦中高空坠落一样,惊醒了,才发现什么事也没有。我嘲笑我自己,就你这点心理素质还想当技术员呢?

我双手接过佟工递给我的施工日记手札,此时无言,唯有感恩。

我为佟海莲工程师的敬业感动,他竟然连夜通宵达旦地审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