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6307出道马鞍山Cjz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铁轨下的暗战1973年技术突围与身份迷局(第1页)

考绿君子被搁置三年后,1973年7月,被调到二工地施工技术组。

最先听到要到把考绿君子调到二工地施工技术组信息的是宋洪凡。

▄调二工地

宋洪凡,东北籍资深老木工,但从外貌看,倒像是个知识分子,因技术好,脑子灵,又有些文化,很早就入了党提了干,并且还出国参加了援助越南建设专家组,大家都称他为宋专家。宋专家任二工地工地主任。每次遇见他时,他都嘘寒问暖,我有种莫铭的亲切感。

宋专家:“小考,家里米吃完了吗?告诉我,别客气,我让工地食堂采购帮你带回来。

那时候,购买大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需要翻山越岭,徒步前往遥远的烂泥田去购买。这样的路程不仅遥远,而且道路崎岖,十分不方便。所以,当有宋专家这样的人愿意关照时,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然而,我当时正处于被监管的状态,心中有所顾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牵连到他人,更不想给宋专家带来任何麻烦。因此,尽管内心十分感激他的好意,我还是选择了撒谎。

考绿君子面带微笑,对宋专家说道:“谢谢宋专家,我家的米刚刚才买好呢。”我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他的帮助,希望能够避免给他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可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婧筎把我拉到旁边悄悄问:“考组长,那我干什么?”

章婧筎,女,有一儿一女,先生是施工科科长,是公司施工技术方面的专家;她是原技术科女将,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后调二工地生产技术组任组长,是我的前任。

她是北京人,一口京腔特别动听,对语言有一种特有的能力,能说各地方言,武汉话、安徽话、四川话、河南话……从她口中流出不仅惟妙惟俏,更是别有风味,与人沟通三言两语一下就拉近了距离。技术处理,具有独特的敏感,总能出其不意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章老师,别这么叫,您是我的老师,叫我小考就好。您原来干什么,就还干什么。”章婧筎一听,面色一沉。我警觉,不对,她原来是组长,这样说,岂不让她尴尬!我忙改口说:“喔,对不起!章老师,您是技术领域的老前辈,是我的老师,那您还是负责工地技术处理吧?您看可好。”

其它同志纷纷疑问:

干什么?怎么干?

现场问题怎么处理?图纸未到,现场急切施工,怎么办?

原来分工不合理?分工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

你一句,我一句,原本沉寂的会场渐渐回暖,然而会议的秩序却不免显得有些杂乱。

当初,坊间盛传,肖卓岐工程师一度担任组长一职,旋即从建筑研究院调来的壬曾午接棒担任组长,然而不久之后,组长之位又易主于章婧筎任组长……各位均技艺高超,互不相让,……面对如此局面,我该如何是好?

反思古代智者的教诲,考绿君子想到《道德经》中老子所言:“吾无为,民自化;吾好静,民自正;吾无事,民自富;吾无欲,民自朴。”唯有顺应自然,方能无所不为。

减少干预,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充分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潜能,鼓励内在驱动,这或许在当下是无奈的选择,却又可能是最明智的策略。

考绿君子说:“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理无理三板斧’我没有什么‘火’,也没有什么‘板斧’,一切依旧,按原来章老师章组长的分工不变。如果大家感觉不妥,有什么建议,我们私下商讨,我会按大家的建议再进行个别调整和平衡。”大家诧异地盯着我,我却果毅地宣布“散会!”

……

▄盲肠炎

“这是轨梁厂排水管道图纸资料和顶管资料,这个施工方案历经黎沛硕、杲维旻、壬曾午、章婧筎和我五易其手都没通过!不是我矛盾上交,更不是给刚上任的组长出难题,实在是江郎才尽,无能为力!”

肖工抱过来一大摞资料往我桌子上一放说:“请组长定夺!”

肖卓岐,工程师,毕业于重庆大学,原施工科方案编制工程师,素有方案专家之称。肖工久战沙场,阅历无数,经他编制和审核的方案不计其数,连他都说江郎才尽,无能为力!看来,这块硬骨头叫我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