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页)
不过薛庭儴心中并不慌张,认真说来这些人里面有很多老熟人,也因此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只是看过后,便垂下了眼帘。
“谢陛下圣恩。”
他又拜了下去,嘉成帝又是叫起后,才道:“好了,朕的政务繁忙,你若有冤情便直诉即可。”
薛庭儴就把之前在宫门前所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随着他的诉说,殿中一片寂静。
“众位爱卿怎么看?”
冯成宝率先出言道:“臣以为凡事不能听人说,而是要看证据。薛举人你有何证据证明自己的考卷被人所换。要知道我大昌历来重视开科取士之事,一正一副两位总裁官,十八房考官,另有监临、提调官不等,甚至贡院是陛下亲自下命由禁卫军看守。说是水泼不入,针插不进,也不为过。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而内外帘官俱都互相监督,如何将你的卷子偷龙转凤?”
面对这样一位重臣的逼问,薛庭儴不卑不亢道:“学生有证据,学生在查阅考卷时,发现自己的考卷为人所换,便买通了顺天府的一名官吏,将学生的朱卷拿了回来。若是有人暗中换卷,为了事后抹掉痕迹,礼部那里必然还会有一份朱卷。且两份考卷笔迹不同,只待验证笔迹就可知晓。”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来人,命人去刑部将两人的考卷提出。郑安成你亲自去,也免得真有人暗中动什么手脚。”
“是,陛下。”
第144章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乾清宫里安静得吓人。
倒是嘉成帝似乎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叫来了内侍给他换茶,饮了一盏茶后,他将目光投注在下方一直显得很沉静的薛庭儴身上。
是的,
很沉静。
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却又让人感觉很诧异,明明年岁不大,
为何竟像那入定多年的老僧?
嘉成帝可是知道,
下面站着的那些老臣们,可个个都是几十多年如一日历练出来的,可眼前的这个少年,
也许还没有二十?
“不知薛举人是哪里人?”
嘉成帝的出言让下面一众人目光俱是一凝,薛庭儴似乎没有察觉出这些机锋,
答道:“回陛下的话,
学生乃是山西平阳府夏县人士。”
“山西平阳府的夏县?若是朕没记错,沈爱卿就是夏县人士?”
被陛下点名道姓了,沈学自然不能再继续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