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滑雪少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银行卡·摊牌·拯救 黄婉婷与孙漠北的联手行动并未结束。于是,潘子明收获了种种意想不到的礼物,包括在冰雪中心绕入迷宫楼迷路了铡?(第6页)

潘子明当时只是普通学生,打南江省来,家境尚可,但扔在一个广告牌砸下来能中三个千万富翁的京城啥都不是。他愣头青一样去拼,仗着当时律所老板全力支持,碰巧对方包工头又是个外强中干的软货,竟然一举胜诉,为民工家属讨回公道。

年少时一腔热血直往上涌,如饮酒正酣时上了头。潘子明受了此事激励,竟放弃直博机会,选择硕士毕业后直接工作。之前他已经获校挑战杯竞赛头奖,在京城大学核心期刊上发过一篇一作,本是学术界一颗值得期待的新星。导师不解,动员多方找他谈话,说这次胜诉纯属偶然,江湖凶险,不如栖身象牙塔,安稳喜乐,更适合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潘子明去意已决,连连摇头,提交一篇专探社会性案件处理的优秀硕士论文后,便转头奔去长安街上一家大律所。

这之后的经历并不顺利,他曾处处碰壁,自以为对的起诉却被因无效驳回。他曾招人报复,驱车在乡间公路上一路狂奔甩掉围追堵截。他赚钱,也讲究心中道义,有时办案为律师费,有时单纯为帮人维权。他小心维护天平两端平衡,以求问心无愧。

“这次我一定要打这官司,也是因为对华国雪场现状做了详细调研。现在冰雪运动发展蓬勃,滑雪场数量年增幅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许多小雪场为降低成本不择手段。它们设施简陋,安全保障不足,不愿花钱后续维护修理,还用劣质二手器材,事故频频发生。滑雪是高危极限运动,假如问题不被重视,得不到解决,那以后受害者只会越来越多。”

潘子明摆出各项数据案例,向黄婉婷描述事情的严重性。黄东来执意打官司解决此事,不仅为了帮女儿要个说法,更是为了给所有人一条安全的雪道。

黄婉婷却没立刻松口。她只说:“我再想想。”

潘子明说好。他也说,若想明白一定要告诉他,越快越好。

孙漠北好奇地问:“打这种官司时,有没有想过会输?”

“想过,”潘子明回答的坦率,“每次都会想许多遍。”

他追问:“那为什么还要坚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子明坐在地上角落,两手抱住膝盖,看向木头地板的缝隙。

“之前读研时,导师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假如之后的案子并不如第一场官司那样顺利,假如我输了一次又一次,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我该怎么办。最后写硕士论文,到结尾的致谢部分,我突然找到了答案。”

潘子明顿了顿,将那句铭刻在他脑海的话语背诵出声:

“即使我注定会输,那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我的英雄主义。”

潘子明本是个写东西没什么文气的人,导师常说他有点太过一板一眼,该去读上世纪几位泰斗的著作学习如何将学术论文写的文理兼备。可当时不知怎地,这句颇为诗意慷慨的话就流淌到了潘子明的笔端。好像上天把着他的手,非要他将这谶语一字一句敲击在文档里一样。

孙漠北坐他对面,将这句话听在心里。他默念着,忽地觉得一扇门在眼前死路旁的墙壁上缓缓打开。

他何必在乎下一战的胜负呢。赢也好,输也罢,真的会有他设想的那样大的差别吗?

他迷恋的不过是在那冰天雪地之间的滑行,或许无从对空间进行拓展,那便在时间上赛跑,反复体会与冰雪亲近的触感,熟悉的程度达到清楚板子的每一处边缘擦过冰面时是怎样的感觉。他渐渐与之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他亲近的是自然,是极限,更是生命本身。他在合适的范围内突破技术障碍,拉大与对手的差距,却始终深知自己的边界。

他心怀热爱,毫无保留地将一片赤诚给予雪道。他全力以赴,至于雪道究竟回馈给他怎样的结果,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何尝不是他的英雄主义?

这时,传来了钥匙转开门的声音。

黄东来走进屋里,看到黄婉婷的房间门竟然罕见地大敞着,便走到门前看了一眼。他看到孙漠北与潘子明面对面坐在地板上,黄婉婷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

三束眼神与他直直对视,一时间谁都没开口说话。

场面如此和谐,以至于黄东来过了半晌才咂摸出这安分场景中极不寻常的地方——

他们竟然坐在一个房间里却还没打起来?